[熊澄宇]對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若幹思考

日期:2007-12-24作者:jc信息員 浏覽量:

“我們談的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的文化,是消滅剝削、消滅兩極分化的文化,也是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文化。總書記的報告裡有這樣一段話,說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争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我想這也是我們今天為什麼在這裡讨論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前提。”

12月21日(周五)下午2:00,由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聯合人民網共同舉辦的“百萬首都大學生同上一堂課”活動将在中國農業大學繼續開講。beat365熊澄宇教授應邀主講“對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若幹思考”,人民網做網路直播。以下是訪談全文: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熊澄宇]:很高興能夠到中國農業大學和老師們、同學們交流,今天講課時間不是太合适,因為我知道明天是全國四六級考試,可能有很多同學都需要做應考的準備,四年級同學現在都在找工作,一年級同學剛入校不久,在這樣的時間和同學們交流,同學們都能夠到這裡來,不容易,希望今天下午大家能夠有所收獲。

[熊澄宇]:十七大報告裡關于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命題,高層領導像劉雲山同志,以及中宣部、中央黨校、社科院都有很多專家做了專門的解讀,特别是關于文本的解讀,在網上都能夠查到很多的資料,大家可以找來做參考。今天我在這裡更多的是從一個學者的角度,談談對這個命題的思考。

[熊澄宇]:我今天講三個問題:第一,文化形态;第二,文化業态;第三,文化生态。

[熊澄宇]:所謂文化形态,就是說什麼是文化。所謂文化業态,主要是談文化的功能,文化生産力的相關問題。所謂文化生态,是說文化的發生、發展和繁榮應該具備的條件等基本要素。

[熊澄宇]:講這個題目,首先我們要破題,給這個讨論的點确立一個坐标系,就是它的時間和空間的交彙處。我們講的這個題目,在今天我們來講文化的大繁榮大發展,我們給它确立一個時間軸和空間軸。所謂時間軸,就是從過去到現在。我們說文化的發展過去有古希臘、古羅馬,有文藝複興,有古典主義,中國有有先秦諸子,盛唐文化。從現在向未來走,我們希望看到的大繁榮、大繁榮是什麼樣的趨勢?是什麼樣的現象?我們在很多材料裡都闡述過,我們希望建設和諧社會,要和平發展。從空間來說,今天我們在中國農業大學,我們在北京,但是我們這個點肯定不僅僅限定在農業大學、北京,我們要以中國北京為一個中心軸,要向世界範圍拓展思考。

[熊澄宇]:關于社會主義文化,我想首先對這個概念做一個解讀。社會主義有很多的說法,我個人比較傾向于鄧小平同志的一段話,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滅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我覺得從這樣的角度去理解社會主義,比許許多多的長篇理論更加清晰、更加明确。我們談的社會主義文化,從鄧小平同志的思想裡就可以這樣去闡述,我們談的社會主義文化就是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的文化,是消滅剝削、消滅兩極分化的文化,也是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文化。總書記的報告裡有這樣一段話,說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争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願望。我想這也是我們今天為什麼在這裡讨論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前提。

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

[熊澄宇]:首先談第一個問題,文化形态。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準确的定義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這段時間我和有關同志一直在研究文化,就我們所看的材料,從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曆史學家、語言學家的論文和著作中,有許許多多從不同學科裡對文化的定義。但是,很難取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結果。我大概查到相關定義有200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需要給它一個研究範圍的确定和這種概念的肯定。我取了其中一個概念,把這個概念給大家解讀,也許有一定道理。

[熊澄宇]:恩格斯說,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我們想想,我們看得見、摸得着、想得到的,大概都沒有超過這個範圍。這是迄今,我認為是對文化包容量最大的一個闡述。

[熊澄宇]:那麼,怎麼去理解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合?

[熊澄宇]:我舉一個例子,最近在我們國家有一件很大的事情,探月工程的成功。最近搞了慶功大會,中央九位常委都參加了。人類發射外星探測器的目的之一,恐怕有一個希望,找到人類之外的外星人,并與之交談。我們怎麼和外星文明交流,怎麼表現人類文明?什麼是人類文明?大家可能知道這樣兩件事,我們曾經通過外空探測器給外星文明送過兩次禮物,這兩次禮物都是代表人類文明的結晶。人類最早的外星探測器是先驅者10号和11号,是1972年和1973年發射的。當時這個探測器實際上發射的是上面刻有圖像的一種鍍金、鋁制的金屬牌。這個圖像上部是氫原子符号,下部分是太陽和有九大行星構成的太陽系。箭頭表示航天器從地球出發以及航迹的圖記。在左部的星狀符号内置了地球相對于時事的外側星球脈沖星的位置關系,右部有一對裸體人像,人像背後是按照比例繪制的航天器的外形,表明人體的大小。這張代表着人類通向太空的名片,可以在宇宙中保持幾萬年之久,但目前還沒有任何的反饋。

[熊澄宇]:在1977年夏天,美國外形探測器旅行者1号和2号相繼發射,在這次的發射過程中,人類又給它攜帶了代表人類文化的禮物,這個禮物是一套稱之為地球之聲的唱片。這張照片是由鍍金的銅闆構成,直徑30厘米,可以放映120分鐘。據說,可以在太空中保存10億年。這套唱片的内容有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用圖像編碼錄制的115幅照片和圖表,介紹了太陽系的概況和在銀河中的位置,地球的面貌、人類的科技發展和社會的狀況,包括中國的長城和中國人一家人在一起吃飯的照片。第二部分是用世界上60種語言說的問候語,包括中國的普通話、廣東話、廈門話和江浙話。第三部分是用聲音介紹地球上的各種自然現象,包括風聲、雨聲和雷聲,包括各種鳥獸叢林發出的聲音。第四部分是音樂節目,包括貝多芬、巴赫的曲子,各國的音樂,包括中國的古琴。這張唱片裝在一個密封的鋁盒裡,通過探測器帶出太陽系,人類希望通過它去尋找外星人。我剛才所說的這種地球人送給外形的禮物,我們可以把它看作為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它是文化形态的典型代表。我們通常說文化形态至少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通過五官或者四肢去感受的物質形态,一種是通過大腦和心靈去感知的精神形态。

文化物質形态表現為:文學作品、文藝演出、文化遺産、文明成果

[熊澄宇]:我們通常說文化形态至少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通過五官或者四肢去感受的物質形态,一種是通過大腦和心靈去感知的精神形态。可視、可觸的物質形态,我們通常指文學作品、文藝演出、文化遺産、文明成果,比如說以漢字為代表的《四庫全書》,編了10年,分抄7 部放在7個地方,目前隻存了3.5套,其他的都在曆史戰争中毀了。繪畫有《蒙娜麗莎》,戲劇有莎士比亞。還有文化遺産吳哥窟、萬裡長城、金字塔。從科技成果的角度,從四大發明到火星探測、海底開采以及今天的信息技術。

[熊澄宇]:這樣一種物質形态是不是僅僅是它的物質價值呢?不是。舉個例子,目前在世界藝術品市場上,标價最高的一件中國的藝術品,是一個元代的青花罐,這個罐子在英國倫敦拍賣場上曾經拍賣到2億多人民币。一個瓷罐,大概是30多公分,能夠值這麼多錢,是因為那塊土特别值錢嗎?肯定不是。那麼它的價值在哪裡?是文化、是藝術、是曆史。我們知道瓷器是中國的國粹,中國的英文名“China”就是同意,中國從漢代燒瓷器,宋代的瓷器最名貴,我前幾個星期在台北故宮參觀,講解員告訴我,全世界留下來的宋代官窯古瓷大概有70件,在台北大概保存了17件,每一件都價值連城。青花瓷是中國瓷器裡一種特有的工藝,在元代之前,對瓷器裝飾都是通過釉,釉色的變化或者簡單的圖案,隻在元代青花瓷上開始出現人物和故事情節的繪畫。

[熊澄宇]:我們知道青花瓷器有四個要素,一個是景德鎮的高嶺土做胎,一個是進口的蘇麻離青原料,然後是畫工在上面繪畫,最後上釉高溫燒制。在這四個要素裡面,繪畫是最主要的。所以,實際上元代的瓷器,它保留了元代畫家最原始狀态的美術作品,由于釉在上面,所以這個畫一點都沒有損壞。這幅畫是描寫中國古代社會的故事,鬼谷子下山。這是我們所說的物質文化形态。

文化精神形态表現為: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政治制度,社會結構

[熊澄宇]:可知可感的精神形态不一定是看得見摸得着的,但它是存在的。這樣一種文化形态,我們說它的表現可以用這麼幾個詞來概括,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政治制度,社會結構。所謂思想觀念,我們現在談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我們在談守望我們民族的精神家園,這就是思想觀念。什麼是社會主義本質?我剛才說到,小平同志說解放生産力,發展生産力,消滅剝削,消滅兩極分化,達到共同富裕。這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我們的主流意識形态,曆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信仰可以不同,核心價值觀念是一緻的。

[熊澄宇]:共産黨人講究為共産主義奮鬥終生。它講的是奮鬥終生。但有很多宗教除了講這些以外,還講來世、前生,我們可以看到在去拉薩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的群衆,一步一跪,一步一撲,去朝聖。基督教也講來世,我在美國留學的時候,傳教士給我聊天。他說,你不信教,你怎麼面對死亡?這些隻是一種思想形态。最近中央新一屆政治局第二次學習主要讨論有關宗教的問題,我們在宗教問題上提倡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最大限度地發揮所有人民群衆智慧。意識形态有社會主流意識形态,還有其他的東西,這些思想觀念,就是我們所說的是一種文化。信仰可以不同,社會價值觀是共同,中國曆史上從來就有不同的價值觀念,比如說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說,社會是分等級的,是分階層的。天不變,道亦不變。他希望堅持這樣的狀态。而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所以他提出人民是社會的主體。我們今天仍然是提出“為人民服務”,把謀求最大多數人的利益作為我們的宗旨,這樣才能夠得到最大多數人的擁護。

[熊澄宇]:行為方式,實際上談的是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從團體上的行為,我們說個人服從集體、少數服從多數,這是一種行為方式。從個人的行為上來說,中國傳統上講出世和入世。道家講出世,老子說小國寡民,無為而治;儒家講入世,當然它也是有條件的,叫做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外國人到中國來做生意,講合同、講規則。但後來發現跟中國人做事情、打交道,不完全是規則。有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先做朋友,後做生意》。中國人的方式是先要交朋友。為什麼呢?因為做朋友的前提是互相了解,是誠信。沒有誠信,即使有合同,仍然會有欺詐。我們今天講和諧社會、和諧文化,不容易。因為這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講鬥争,講階級鬥争。我們現在講和平發展,它的意思就是不以消滅對方為前提,而是并存的,所以今天我們的行為方式是并存、互補、融合、創新,是共同發展。

[熊澄宇]:政治制度是指社會中統治階級通過組織政權以實現其政治統治的原則和方式的總和,在氏族制社會中有奴隸社會,有封建社會,有提倡君主共和或總統議會制,也有我們今天以民主集中制為特點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也是屬于文化形态。在政治制度裡,我也想舉一個例子,在曆史上曾經有過一種政治制度,是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在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前四世紀的時候,希臘建立了奴隸制下面的民主制。在雅典,國家不設國王,最高權力機構是全體公民大會,大會由公民抽簽,共同對國家事務進行商議,這樣一種民主政治制度,對古代的世界和今天的西方政治制度都有很大的影響。那個時候,它是一種直接的民主制。雅典所有的官職向人民開放,任何人可以通過抽簽選舉的方式擔任總統和官職,政府的官員都有任期,通常為一年。大多數官職不得連選連任,以免結黨營私。反正是重大的事務就由集體做出決定,不是一個人說得算,避免專制獨裁,而且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為了保證民主政治不受審判、不受侵害。雅典制定了一種陶片放逐法,可以用陶片選舉出可能對雅典民主政治構成威脅的人。如果某個人得到這樣的陶片超過6000片,他就會被放逐國外,十年以後才能返回,從而使政治野心家無機可乘。這是當時的一種民主政治,對于我們今天有很多啟發,所以這也是一種精神形态無形的文化形成。所謂社會結構主要是指構成社會的基本要素的基本組合,像階級結構、經濟結構、文化結構,比如我們今天的社會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經濟。像這些就不去展開。剛才談到了文化形态,有兩種,一種是看得見的物質形态,一種是要感受的精神形态。(摘自2007年12月21日人民網)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