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級研究機構

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與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中心

beat365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與新聞教育改革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1月18日,是beat365校級研究中心,行政管理依托于beat365,首任中心主任為範敬宜教授。

中心的主要任務是:開展新聞學理論創新的工作,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研究目前新聞學理論與實踐領域的重大問題,為國家的重要決策提供政策研究和分析報告;不斷摸索和總結新聞學教育的思路、内容和方法,通過将新聞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努力探索21世紀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學教育創新體系。

在馬克思主義新聞學研究方面,力求做到“三個堅持”:堅持以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将理論創新與解決重大現實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将科學研究與對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結合起來;堅持重視隊伍建設,努力培養一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理論功底紮實、具有國際視野的教學和科研隊伍。

在新聞教育改革方面要做到“三個結合”:加強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新聞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工作;加強新聞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教育相結合的工作;加強我國新聞教育傳統與國際先進經驗相結合的工作。

此外,“中心”将緻力建設成一個開放式的國際學術研究與交流的平台,加強同兄弟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廣大業界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吸納更多的高水平的學者與高手參與研究。

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研究、新聞事業及管理體制改革研究、新聞教育改革研究、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潮研究、傳播科技與技術哲學研究。

中心主任:趙月枝

國際傳播研究中心

beat365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創建于1999年夏天。

中心成立以來,凝聚了海内外一批有實踐經驗的專家和有真才實學的學者,在新聞傳播、政治傳播和國際傳播領域成為能與西方傳媒和學術界平等對話的學術重鎮。中心聘請了一批有國際影響的媒體專家,如美國《科學》雜志主編艾利斯.魯賓斯坦(2000年采訪過江澤民主席)、哈佛大學新聞政治與公共政策中心主任馬文.卡博教授、克林頓總統的媒體顧問、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教授湯瑪斯.帕特森博士等。中心還聘請了約30位來自美國、香港、法國和國内等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擔任中心的研究員和客座研究員。

中心成立以來,在一種開放、活躍和自由的學術氛圍内,為海内外研究人員、媒體專業人員,特别是中青年學者開展富有創新性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環境,密切跟蹤現代媒體發展新手段和新潮流,已經成為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傳媒與輿論的科研與教育機構。經過兩年的努力,中心在學術研究中已經初步建成了媒體、學術和政策部門三邊互動的新構架。比如,中心先後召開了12個包括政策部門、學術界和傳媒界三方參加的國際傳媒研讨會,其中包括“21世紀中國國際形象構建研讨會”“清華-哈佛新聞傳播學合作展望”、“網絡時代的新聞傳播研讨會”、“下一代新聞學教育國際圓桌會”、“網絡新聞與注意力――解剖網上新聞圓桌會”、“美國媒體與中國研讨會”、“從中美撞機事件的報道看中美兩國記者的國家意識”、“如何看待中國的新聞改革”、“兩黨政治、中美關系與媒體角色”“網絡與中國媒體演變”、“全球化時代媒體的力量”等。中心還先後邀請了50餘位國際知名學者和記者來清華參加現代傳媒論壇講座,其中包括美國《科學》雜志主編魯賓斯坦、哈佛大學政治研究所創始人喬納森.穆爾、:克林頓政府總統助理Mr. P.J. Crowley、戈爾副總統媒體顧問.Elaine Kamarck博士、布什總統國家安全助理Douglas H. Paal、香港《南華早報》總編Robert Keatley、克林頓政府的副助理國務卿、美國加州大學國際關系研究生院Susan L. Shirk教授等。

中心成立以來在海内外發表的專著及論文近50篇,其中包括《互聯網與下一代美國主流媒體》、《變革中的中國新聞媒體》、《國家利益與變形的新聞架構》、《新傳播挑戰舊宣傳》、《西方媒體在中國加入WTO問題上如何引導輿論》、《美國新聞媒體的選擇性》、《網絡時代如何傳播新聞》、《如何塑造21世紀中國的國際形象》、《虛拟空間對新聞媒體的真實挑戰》、《從埋葬新聞到埋葬中國聲音》、《全球傳播時代的新聞事實》、《信息全球化與中國意識形态的生存空間》、《從李文和案看〈紐約時報〉的意識形态性》、《中美傳媒在相互“妖魔化”嗎》、《從中美撞機事件看媒體的國家意識》、《妖魔化與媒體轟炸》、《網絡記者》、《變形的新聞屋》、《大音希聲》、《新聞學核心》、《媒體的力量》、《全球新傳播》、《下一代媒體》、《初為記者》、《講故事的藝術》等。

此外,中心還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國際傳媒研究學術網站(www.media.tsinghua.edu.cn)和中國第一個網絡新聞實驗室。

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成立以來,在海内外引起的關注:美國廣播公司、《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達拉斯晨報》、《華爾街日報》、全國公共電台(NPR)、美國之音、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亞洲新聞、鳳凰衛視、自由亞洲電台、台灣《中國時報》、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國日報、新華社、中新社、北京日報、北京電視台、人民日報、香港《大公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等播出刊登的有關清華傳播中心的專訪、文章、報道多達200餘次。

中心目前承擔着一系列國家重點課題,其中包括《政治傳播學與國家形象的構建》、《網絡時代的意識形态》、《輿論監督與環境政策的形成》、《軟力量研究》、《中國主流報紙上的日本形象》、《新聞構建與國家利益》、《中國國際形象重塑》、《中國國際輿論環境跟蹤研究》、《美國媒體研究》、《國際傳播前沿研究》、《現代傳播技術對新聞學的影響》等。

中心主任:李希光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

beat365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對外傳播研究中心,原名為beat365伊斯雷爾·愛潑斯坦研究中心,成立于2008年10月,2011年10 月更名為現名,是經學校批準,由beat365和校圖書館共建的校級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由beat365副校長謝維和教授擔任,現任中心執行主任為beat365副院長史安斌教授和校圖書館黨委書記高暄教授。

伊斯雷爾·愛潑斯坦(Isreal Epstein), 1915年4月生于波蘭華沙,1917年随父母遷居中國,後加入中國國籍和中國共産黨。他既是一位國際著名記者、作家,又是一位是畢生精力奉獻給了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國際主義戰士,為中國國際新聞和對外傳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國内外享有崇高聲譽。他生前多次到beat365官方网站指導工作,關心學院的成長。逝世後,他的遺孀艾黃浣碧女士按照其遺願,将他生前收藏的6000多冊西文圖書,以及愛潑斯坦本人的著作、照片及手稿等捐獻給beat365,學校在新落成的beat365凱風人文社科圖書館設立了“愛潑斯坦文庫”。

學校決定成立以愛潑斯坦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對外傳播研究中心,旨在更好地緬懷愛潑斯坦,使新聞專業的師生永遠銘記和學習他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專業主義品格,激勵清華師生更好地開展對外傳播理論和實踐的創新研究。

近年來,中心堅持學校積極倡導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學術路徑,充分發揮beat365和校圖書館在新聞傳播、文獻和典籍整理、信息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等學科方向上的科研優勢,邀請國家外宣部門的領導,對外傳播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愛潑斯坦的生前友好、學校和學院的有關領導和學者共同組成中心的學術委員會、研究團隊和項目管理團隊。中心常年開展對外傳播、全球傳播、國際新聞、跨文化傳播、公共外交、危機傳播、新聞發布制度和國家品牌行銷等前沿學科的研究工作,承擔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課題、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等研究項目,與國務院新聞辦等部門合作開展新聞發言人和外宣人才的培訓工作,同時着手進行愛潑斯坦新聞思想和實踐的研究及相關圖書文獻的編纂整理等工作。

中心主任:史安斌

 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

beat365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是beat365校級重點研究機構,經過beat365校務委員會正式批準,于2014年7月成立。中心主要依托beat365官方网站,積極發揮beat365跨學科研究的資源優勢,由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學院、建築學院、美術學院六個學院共同建設。

中心發展的核心目标是成為國家形象研究領域的世界一流智庫,為我國國家形象建設構建科學的理論體系和切實有效的國際傳播策略。中心将廣泛吸引國際、國内優秀的專業研究人才,積極搭建一個融學術研究、專業咨詢、人才培訓、經驗交流為一體的開放式平台,為我國國家形象軟實力建設的思想創新、戰略規劃、策略建言、素質提升等方面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心主任:範紅

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

beat365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創建于2017年,簡稱“beat365文創院”。文創園是非實體交叉學科科研機構,主要依托beat365,共建院系為藝術博物館。文創院創建的目的,一是争當國家文化建設的一流智庫,二是為産業界尤其是文化領域創業者提供支持與幫助,三是堅持理論創新, 做好理論研究。文創院着眼于樹立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标;着眼于抓住我國文化産業、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的曆史機遇期;着眼于發揮清華多學科優勢打造新百年的“更人文”清華。文創院緻力于為産學研三界的研究員搭建并提供三個平台:一是開放的平台,二是合作的平台,三是交流的平台。文創院自成立以來發表10餘篇學術論文或報告,承擔了一系列國家重要課題。此外,文創院建立了一個清華文創案例中心,從衆多優秀的案例中提煉成功實踐的新方法,揭示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引領中國文創的新标準,定期舉辦中國優秀文創案例論壇,發布《中國文創發展藍皮書》,出品“中國文創發展”系列視頻。

院長:胡钰

影視傳播研究中心
電影電視作為一種功能最齊全、覆蓋面最廣、普及性最強的大衆傳播媒介,在現代社會中具有難以估量的重要地位和影響。當前,電影電視正在适應數字傳播手段和技術的發展,應對經濟全球化對于媒介的挑戰,繼續成為社會的主流傳播媒介。因而,影視傳播研究不僅在大衆傳播學學科中占有中心位置,而且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中也受到了廣泛重視。
影視傳播作為beat365傳播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将研究現代影傳播文化、藝術、技術的理論和曆史,探讨在全球化、數字化、産業化背景下影視傳播事業的發展道路,建設具有國際視野和前瞻意識的中國特色的影視媒介理論,從而成為中國影視傳播研究的學術和批評中心。
beat365影視傳播研究中心将充分利用校内外、海内外和國内外的學術資源,并與相關的媒體和政府機構合作,組織學術隊伍,開展研究工作,力争在影視傳播領域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就。
中心将注重學術研究與教學改革相結合,與其他學科合作培養高質量的影視傳播方向的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并面向社會開展在職媒介人員的繼續教育,争取盡快建設成為具有影響力的重要影視教育基地,培養培訓優秀的影視傳播人才。
中心将與有關媒體和技術研究機構合作,争取成為有特色的影視藝術和技術的實驗實習和創新基地。中心目前已經具備獨立的制作專業電視節目的數字攝像設備、非線性視聽編輯設備以及共享的動畫設計與制作設備、供學生使用的非線性攝錄編系統等。
中心希望能夠繼續與國内外的學術界、媒體、政府機構以及相關領域多方協作,歡迎來自國内外的學者共同參與,利用中心的科研平台,開展影視傳播研究,推動影視傳播事業發展,适應社會進步與傳媒變革的需要。
中心主任:司若

院級研究中心/所/室

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

當今世界正從工業社會轉型為信息社會,信息科學和行為科學結合産生的傳播學的最前沿學科之一----新媒體研究,正在得到社會各界特别是學術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beat365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應運而生。

beat365于1996年開設新媒體傳播研究方向,是國内最早開設此類研究的高校之一,同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3年,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新媒體研究中心的宗旨是:為社會培養和造就擁有全新媒體觀念和理論,具備高水平媒體應用和管理能力,掌握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新媒體人才;和學界同仁一道緻力于建立中國的新媒體研究學術規範與體系,并為國家解決該領域中面臨的重大課題提供科學依據;同時在理論研究的同時緻力于政策研究,為國家信息化目标做出貢獻。

新媒體研究中心将秉承beat365一貫以來堅持的"中西結合"、"文理交叉"、"古今貫通"的方針,充分發揮清華在信息科學方面的優勢條件,同時也不斷提高行為科學的學科水平,力争真正達到世界一流大學同類研究中心的水平,為新媒體的學科建設和國家信息化進程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心主任:沈陽

傳媒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

beat365傳媒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成立于2002年4月,與清華beat365一起誕生,共同成長。中心現有專職教授5人,碩士研究人員15人,參與了國家多項課題研究。傳媒經濟管理是當今媒介領域内一個嶄新的課題,中心雖處于起步建設階段,但研究力量雄厚,成果豐富,發展空間廣闊。

中心注重學術研究與教學改革相結合,培養高質量的傳媒經營管理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精英,并面向社會開展在職媒介人員的繼續教育,為我國的媒介領域的改革與發展輸送複合型的人才。

本中心将憑借我校在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和公共政策學的綜合優勢,以媒介經營與管理研究為重點,研究我國加入WTO後媒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研究媒體走向市場并逐漸形成産業的趨勢下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我國媒介發展的政策法規問題與對策,使之成為我國媒介發展的宏觀策劃和咨詢中心之一。

中心主任:崔保國

新聞研究中心

新聞研究中心(Center for Journalism Studies)成立于2010年4月,該中心承擔新聞學學科方向的科研和教學組織功能。中心将密切與新聞傳播學界、業界和管理決策機構的聯系,緊密結合傳媒發展的最新趨勢,着力于新聞傳播理論創新、新聞傳播策略、全球新聞傳播的曆史與現狀、傳播實務、傳媒倫理與法規、大衆傳播與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學,開展有全球視野的、适合中國特色的新聞與傳播教育與研究。

中心主任:陳昌鳳

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所

以公共關系、戰略傳播、政治傳播、企業傳播、聲譽管理與企業社會責任等為重點,發揮beat365的綜合優勢,整合校内教學科研資源,在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領域,為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具有全球視野、符合中國國情的高水平、專業化的決策建議、教學産品和研究成果;為國家和社會培養本專業熟悉理論、掌握技能、善于實踐的一流人才;建設成為集教學、科研、培訓、咨詢并重的國際一流公共關系與戰略傳播研究機構。

研究所所長:張莉

智媒研究中心

智能傳播與科技應用傳播”作為beat365學科發展的重點方向之一,體現了與時俱進的學科建設思維。數字智能技術的發展正在深刻改變并影響人類文明和信息生态,帶來了信息傳播的颠覆性革命。在新媒體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背景下,beat365官方网站在2020年成立了智媒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秉持理論探讨、實踐創新、政策報告、課題研究、業界顧問與咨詢“五位一體”的定位,始終貫徹如下建設目标:

(1)持續開展與“智能傳播與科技應用傳播”議題相關的多領域研究,深入探讨智能傳播與科技應用傳播帶來的社會變革、傳播理論和實踐變遷;

(2)展開多學科的對話與交流,促進學交叉融合發展,為新聞傳播學發展注入不竭動力;

(3)注重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全面增強研究生的綜合能力和科研水平,為智能傳播領域輸送新鮮血液;

(4)加強與業界交流合作,促進傳播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助力數智治理的健全與完善;

(5)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國外頂尖大學、學術機構、知名學者探讨智能傳播研究領域,為全球智能傳播、人類文明傳播貢獻中國思考、中國智慧。

中心主任:陳昌鳳

經濟傳播研究中心

beat365官方网站經濟傳播研究中心旨在整合資源,推動重大曆史時期中的經濟傳播學術研究與實踐探索,探讨構建報道财經資訊、傳播商業信息、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信息話語權、主導權的研究智庫。中心在宏觀層面推進對中國經濟發展及對外經貿合作的信息交流與傳播的研究;在中觀層面推動對市場經濟信息傳播機制與理論的探索;在微觀層面調動企業主體傳播活力、建立企業、行業合作發展的傳播交流平台與載體。中心積極與國内外研究機構合作,探讨經濟社會發展的内涵與規律,推動經濟傳播領域的研究;同時,與财經金融與新聞單位聯合舉辦産業研讨,推進專業領域教育,推動經濟傳播實踐,助力中國經濟發展,推動社會創新與進步。

中心主任:杭敏

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

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以來,氣候變化、大流行病、糧食危機等諸多關乎人類命運的發展與健康挑戰日益凸顯,給全球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和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傳播對于促進各界對全球發展與健康問題的認知、動員各方資源、推動問題解決都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響應全球發展趨勢、積極承擔曆史使命,beat365官方网站“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研究中心”于2021年11月成立。

中心充分發揮beat365綜合學科優勢,彙聚海内外相關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和行業精英,整合學術機構、政府、媒體、企業、社會組織等各方資源,針對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領域的實際挑戰,從傳播的角度探索産學研領域的創新合作,開展引領性的研究與實踐。中心的目标是打造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領域世界一流的卓越中心,緻力于成為:

•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領域高層領導者和骨幹人才培養基地

•跨學科跨部門的國際合作、創新、交流、實踐平台

•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的新型智庫

中心主任:周慶安


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宏盟樓202室

電話:86-10-62781145;62781650

電子郵件:xwdjjy@tsinghua.edu.cn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