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澄宇:英國創意産業發展的啟示

日期:2012-05-14作者:肖紅纓 浏覽量:

英國将文化産業稱作“創意産業”,強調創意在産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對“創意産業”進行了分類。這種提法及分類在世界上産生了廣泛影響。英國創意産業的定義是: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産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财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根據這個定義,2001年英國《創意産業發展報告》中,廣告、建築、藝術和文物交易、工藝品、設計、時裝設計、電影、互動休閑軟件、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電視廣播等13個行業被确認為創意産業;此外,旅遊、酒店、博物館和藝術館、文化遺産以及體育,也被認為與創意産業有密切的經濟聯系。

英國創意産業的現狀與管理體制

英國創意産業年平均産值接近600億美元,占國民生産總值的8%左右,超過任何一種傳統制造業創造的産值。創意産業也是英國容納就業的第一大産業,1997—2006年,創意人群從156.9萬人上升至190.6萬人,平均年增長2%;2007年進一步增至197.8萬人,增長率達4%;2010年下半年,創意人群總數接近230萬,已與金融業規模相當。從企業規模來看,英國創意産業中絕大多數是中小型企業。2009年創意産業中規模在1—10人的企業占94%,規模在11—49人的企業占4%,規模在200人以上的隻占1%。中小型企業是創意産業發展的生力軍。

英國創意産業管理體制分為中央政府的縱向管理與地方政府和非政府部門的橫向管理。國家文化、媒體和體育部是創意産業管理的核心部門,非政府公共文化機構和地方行政部門也承擔重要的管理職能。與英國政治體制相契合,政府在創意産業管理上秉承保持距離、适當分權、專寬兼備的基本原則,通過制定各類規劃和法律,對創意産業加以規劃和引導。

英國政府創意産業管理的突出特點是按照“大文化”概念,改革政府文化管理機構,合并管理職能,擴大管理範圍。梅傑政府1992年上台之後,就将原先分散隸屬于藝術和圖書館部、環境部、貿工部、就業部、内政部、科教部等6個部門的文化職責集于一部,成立國家文化遺産部,統一管理全國的文化藝術、文化遺産、新聞廣播、電視電影、圖書出版、園林古迹、體育和旅遊等事業,并将文化大臣升格為内閣核心成員。布萊爾政府于1997年将此部更名為文化、媒體和體育部,使該部成為英國創意産業最重要的政府管理部門。

2008年,“文化、媒體和體育部”、“商業、企業和管理改革部”以及“創新、大學和技能部”共同頒布《創意英國》報告,涉及教育、技能、創新和知識産權等多個方面,廣泛論述了政府在推動創意經濟發展中的角色。卡梅倫聯合政府上台後,成立了創意産業委員會,委員會由來自不同領域的企業家、投資者、專家學者等組成,針對産業發展中的具體問題提供更為專業的指導與咨詢,委員會于2011年7月中旬召開了第一次會議。

為了在不增加政府負擔的情況下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投入,英國政府于1994年開辦國家彩票,其總收入的28%用于資助諸多文化創意項目。這部分資金和其他相關稅收、金融優惠政策一起共同支持創意産業的發展,使一批重大創意産業項目有了強大的資金支持;進入21世紀以來,每年能為創意産業提供約相當于13億元人民币的資金,甚至超過了國家投入。

英國創意産業政策的特點與趨勢

英國創意産業管理體制上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管理理念、政策制定、人才培養、資本籌集等方面。從最新的政策走向上看,未來幾年,英國将更加重視創意産業對創意經濟的帶動作用、數字化為創意産業提供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創意人才對創新發展的重要意義。這些政策特點與趨勢都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超越創意産業的“創意經濟”。2008年2月,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發布了《創意經濟報告》。幾乎與此同時,英國國家科技藝術基金會發布了《超越創意産業:英國創意經濟發展報告》。兩份報告的核心都是創意經濟,強調了創意及創意産業對整個經濟體系的影響。其實,英國政府2006年就正式采用“創意經濟”一詞,目的是更好地把握創意産業對更為廣泛的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超越創意産業》指出,創意類職位收入高于平均收入,産業外就業人數多于産業内就業人數。現在英國創意産業就業統計中,同時關注創意産業之内和創意産業之外的創意人群已是慣例。目前,創意産業是英國經濟最為重要和最具活力的部分,創意在推動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政府和公衆的重視。因此,英國創意産業的未來發展,将更加重視創意及創意産業對整體經濟的拉動作用,超越創意産業,發展創意經濟。

“數字英國”的數字化發展。過去十多年,與新媒體和數字技術相關的行業發展迅速,在創意産業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面對愈發繁盛的數字化趨勢,創意産業成為英國迎接數字時代的重要旗幟。2009年發布的《數字英國》報告明确提出,要在數字時代,将英國打造成全球創意産業中心,在清晰公平的法律框架的保護下,擴大數字内容的傳播範圍,包括公共服務内容。作為英國政府規劃未來發展戰略的重要文件,《數字英國》為創意産業定下了數字化發展的基調。依據規劃,在未來的幾年中,數字廣播、數字電視和互動内容将在英國獲得更大發展;創意産業對整體經濟的作用将得到更加準确的測量;将限制非法下載等内容使用方式,以便保護創作者、平台主體、發行者和消費者的利益。

創意人才引領的“創新國家”。創意産業對英國經濟和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且有可能在刺激經濟領域創新上發揮作用。創意人群中一部分人集中于創意産業内,更多人則處在創意産業外,在更為廣泛的創意職位上推動着經濟發展。然而,創意人才匮乏、創意人才培養與需求的錯位、創意管理技能的缺乏,都困擾着英國創意産業的發展。為此,文化、媒體和體育部和其他政府部門多次發布人才培養報告與規劃,為創意産業長遠發展提供持續動力。在這方面,英國未來幾年将會采取的發展舉措包括:為所有孩子提供接受創意教育的機會;向學生傳授适應創意産業需求的工作技能;為年輕人提供在創意部門工作的機會;開辟新的技能培訓基地;促進各個學習階段彼此間的銜接等。

“後危機”背景下的“去政府化”。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英國政府被迫減少對創意産業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多家創意産業公共機構被合并或關閉。這意味着,如果要生存下去,創意企業必須去尋找新的合作機構和新的資金來源。從目前來看,英國政府為了解決國債問題,減少了對藝術、博物館等公共部門的資金資助。但是由于政策鼓勵創意産業發展,創意産業基金比以往有較大增長,創意産業在經濟總體中的比重也在穩步增加。在這一背景下,創意産業對市場的利用進一步加強。未來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創意産業可以借此機會擺脫對政府的依賴,運用産業自身的力量發展壯大,在産業内部生成新的活力。

英國創意産業發展的啟示

英國政府重視政策對創意産業的引導作用,成功地将英國發展成創意産業大國。英國創意産業政策的制定原則和方式,對其他國家發展創意産業也具有啟示與借鑒價值。

将解決現實問題與發揮地方優勢結合起來。英國倫敦SOHO和曼徹斯特的創意産業,最初是衰落工業區和文化藝術結合的産物。經過多年工業化發展,英國經濟和社會的各個方面都已經進入穩定階段,部分工業區甚至衰落了下來。面對這種情形,英國政府發揮自身的文化藝術優勢,倡導創意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這種做法,一方面打破了經濟衰落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讓自身的文化創意優勢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和利用。

全面清晰的産業描述是政策制定的堅實基礎。英國創意産業一直非常重視描述産業狀況。1998年和2001年的兩份發展報告是英國創意産業政策的基石,後來的各種政策都注重将報告中描述的産業狀況和提出的問題納入政策思考當中。注重數據、注重對象發展狀況的做法,一直貫穿于英國創意産業發展過程之中。我國的文化産業發展可以借鑒這種做法,在清楚了解對象的前提下,政策制定可以更加有的放矢。

适度整合管理部門,統一協調文化政策。英國創意産業的規劃和管理部門一直較為集中,産業政策在一個機構的統一管理下制定完成。适度整合管理部門,統一制定文化政策,可以提高政策的實際效率。

政策支持注重發揮個體的主動性。英國政府不辦文化、隻管文化,不直接參與、靠政策推動創意産業發展。英國文化機構采用“三三制”的資本結構方式:1/3的投入來自政府;1/3來自社會資金,比如彩票和其他社會捐助;另外1/3來自組織自身的商業活動,如門票、場地租用費等。“三三制”充分調動個體的積極性,既提供發展空間與條件,又留有壓力和風險。這種政策引導方式,要求個體必須積極主動地尋找機遇、挖掘資源、開拓市場,從而将政策和資本的效率發揮到極緻。

重視創意人才培養,為産業發展提供持久動力。創意産業是人才密集型産業,對創意型、創新型人才要求較高。因此,英國創意産業一直十分重視人才培養,并制定了長期、系統的創意人才培養規劃,為産業的長期發展提供充足動力。

保證政策的持續性和穩定性。英國創意産業政策受政治影響較大,各屆政府之間的政策一緻性差,彼此不協調,進而會對産業發展産生一定影響。

發揮專業咨詢在産業發展中的作用。英國各類專業咨詢機構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分析創意産業的發展狀況,為政府、企業和個人提供專業的數據、咨詢或培訓。無論是創意産業政策制定、投資選擇、人才培養,都離不開各類專業機構提供的服務。

(作者熊澄宇教授為beat365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