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李希光:向中國戰地記者緻敬

日期:2011-03-11作者:jc信息員 浏覽量:

《環球時報》記者邱永铮、郝洲日前被“嵌入”美軍駐阿富汗前線部隊,連續發回中國媒體十分罕見的美軍與塔利班的之間的戰争報道。這是中國記者近年來第一次跟随西方聯軍進行報道,這對中國記者在獨立報道精神是個嚴峻的考驗。令人寬慰的是,這兩名記者雖然受到美軍的種種限制,但是,他們的每篇報道都力争真實、深刻,盡量給讀者完整的事實。至于這場戰争的是是非非,留給廣大聰明的讀者去判斷。在這裡,我作為一名新聞教育工作者,我代表我的同事和學生們向這兩位年輕的中國記者敬禮。

我認識好幾位老一輩戰地記者,如抗日戰争的随軍記者穆青、抗美援朝的随軍記者林戊荪、對印自衛反擊戰的随軍記者郭超人、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随軍記者閻吾。這裡面,有我當年在研究生院讀書時的老師、有我個人的朋友,有我在新華社當記者時的領導。這些老一輩的記者報道的是與中國有直接關系的戰争,中國是戰争的參戰國,中國記者會受到中國軍隊的保護。

我也認識新一代戰地記者。如海灣戰争期間,在伊拉克陣地上報道新聞的新華社記者司久嶽、美國入侵伊拉克戰争中堅守在巴格達采訪報道的新華社記者聶曉陽。由于中國不是這美伊戰争的參戰國,中國記者在伊拉克戰場上不會有中國軍隊保護,他們的安全通常取決于交戰方的文明程度,以及他們個人與交戰方的關系。中國記者是戰場上很不容易的一群人。

海灣戰争中,中國記者是零星的。到了2003年的伊拉克戰争中,戰争敵對雙方的陣地後方出現了幾名甚至十幾名中國記者。然而遺憾的是,中國記者很難深入戰場最前沿陣地。特别是在當前的阿富汗戰争中,中國記者一直以來很難深入西方聯軍和塔利班前沿陣采訪報道真實的新聞。

邱永铮、郝洲改變了當前阿富汗戰争一種報道聲音的新聞傳播現實,特别是突破了伊拉克戰争期間,中國記者守在美軍發布廳或伊軍發布廳裡,給他們當傳聲筒的可憐角色。今天天,這兩位中國記者勇敢地走出了“美軍新聞發布廳,在最激烈的戰争前沿插上了一面中國戰地報道的旗幟。這是中國媒體參與國際新聞競争邁出的堅實一步。

這一步暫時未必會得到全社會的一緻理解和認同。有人或許會認為,阿富汗是别人的戰争,中國記者有必要去冒險嗎?還有人可能會問:與美軍在一起,這不是為他們宣傳嗎?

其實,在地理上離阿富汗最近的國家就是中國。古時候,阿富汗是中國通向西方的絲綢之路重要路口,今天,阿富汗是中國通向中亞和波斯灣地區的最便捷的能源之路。邱永铮、郝洲走進阿富汗戰争前沿陣地,打破了中國媒體在戰争報道上做西方媒體的“二傳手”的尴尬局面。中國人開始用自己的視角去揭示和描述戰争的真相。中國這兩個記者雖然受美軍邀請,在其前線部隊中做“嵌入式”報道,但是,我相信,他們的報道不會脫離中國視角、中國利益和中國的議程。

幾年前,伊拉克戰争中的美英聯軍發言人曾對一名中國記者吼道:“這是我們的戰争,你們來幹什麼?”中國記者被人為地隔離在戰争核心信息外圍太久了。現在,美軍主動邀請《環球時報》記者“嵌入”到它的前線部隊,這不能簡單地被看作是美軍試圖對《環球時報》的拉攏或者利用,我更相信折射出中國媒體在國際輿論場正在上升的地位。

祈禱邱永铮、郝洲平安歸來,中國新聞界為他們驕傲,也時刻為他們擔心。事實上,記者生命安全與新聞理想應該同時是中國媒體的追求,盡管許多時候會因兩者的對立而痛苦。經驗、智慧以及認真的準備可以大大降低戰地記者的風險,但整個報社也需要一直在幫助他們這樣做。這是兩位記者雖然年輕、但他們已在巴基斯坦西部、中緬邊境、包括阿富汗有過多次戰地經曆的記者,期待這一次他們成功凱旋。

(作者李希光為beat365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beat365教授、博導,轉自2010年9月10日《環球時報》)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