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新華社對外部發稿中心主任、高級編輯俞铮來我院為全球财經新聞碩士研究生課程《當代大衆傳媒與中國社會》授課,與來自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分享了新華社運用社交網絡進行傳播活動的戰略路徑與發展經驗。
圖為 俞铮參加講座的師生合影
俞铮從昆明暴恐事件、中國探月工程等開篇,通過新近發生的鮮活事例,深入分析新華社近年來在傳播重大突發事件和重要新聞時如何創新性地運用海内外社交網絡并取得積極效果。俞铮指出,随着移動互聯網和其他新技術的發展,終端用戶已成為機構媒體必須争取到并服務好的傳播對象,而滿足終端用戶需求也對傳統新聞報道模式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為順應時勢,新華社對外部主辦的新媒體移動交互平台“我報道”集用戶原創、現場報道、解讀評論、點題服務于一身,強調前沿故事(frontline),觀點分析(analysis),向世界發出“我”的聲音(voices)。 “穿越中國”(ICrossChina)、“閱讀中國”(ReadChina) 等新産品的設計與推出,充分利用了自媒體時代公衆作為新聞在場者與信息提供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新聞的真實性、時效性與貼近性得到有力提升。
在講座上,俞铮還介紹了新華社為适應大數據新聞趨勢與市場化運作而進行的管理方面創新舉措。他熱情邀請我院留學生有機會到新華社進行參觀訪問、學習交流,更近距離地了解新華社等國内主流新聞媒體。
在講座問答環節,俞铮高度務實、銳意革新與開放坦誠的态度給國際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學生們認為,此講座使他們對新華社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他們改變以往形成的對中國主流媒體的片面認識。
俞铮長期從事政治外事報道和科技創新報道,多次獲得中國新聞獎等全國性獎勵,出版多本專著和多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