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代表團與我院師生座談

日期:2014-11-28作者:梁鵬 浏覽量:

11月17日,應中國記協邀請,由美國東西方中心組派的美國新聞代表團一行7人訪問我院并就女生比例、未來就業取向,手機移動媒體與傳統媒體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等問題與我院師生座談。史安斌副院長會見了美國新聞代表團一行并主持座談。

《今日美國》的羅傑•于注意到,在場的新聞學院女生比例占據了絕對優勢,他表示不僅是在中國,世界各地的beat365,女性學生都占據了主導地位。羅傑•于認為,相比于男性,女性更願意表達自己,不會因為害怕出錯而不敢發表意見。史安斌教授表示傳媒學院女學生居多是一個國際化的趨勢,現代女性綜合了一些男性的素質,所以有網上所流傳的“女漢子”之說。女性們可以在傳媒行業表現得很好。國新的田媛媛則認為是高中的文理分科制度所緻,男生更願意學習理工科,女生則傾向于文科學習。

圖為座談現場

外國記者團還就國新的同學願意報道哪個國家的新聞提問。賀飛同學表示願意對外報道中國,她的一些外國朋友對中國的文化和事務都非常好奇,現在中國正在快速發展,中國的傳媒市場很大,而且由于本土優勢,報道本國的新聞是更好的選擇。

關于手機移動終端是否正在取代傳統媒體,賴恩•庫珀認為手機移動終端方便快捷,有取代電視和電腦成為新一代傳媒工具的趨勢,國新的同學表示,手機是年輕一代的傳媒手段,老一代的人則更傾向于閱讀報紙和看電視。由于中國的老齡人口仍然比例很高,報紙仍然有很大的市場。

《西雅圖時報》的詹尼特•圖則對清華國際新聞所設置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很感興趣,她問,馬克思主義是否是基礎的課程,是學生從業後的新聞報道标準。史安斌教授表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課程雖然類似于國外的新聞道德課程,是教導學生以貼近人民服務、人民為标準的新聞價值觀,但是它不是一個強制性的準則,學生可以有自己的價值觀的選擇和未來工作的導向,完全依靠學生自己的選擇。

美國新聞代表團成員分别來自今日美國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國際公司、湯森路透社、赫芬頓郵報、洛杉矶時報、西雅圖時報和美國東西方中心等機構。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