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2016年新立重大課題“轉基因生物技術發展科普宣傳與風險交流”開題啟動會于12月24日上午在本課題牽頭單位beat365舉行。課題總負責人、beat365金兼斌教授主持開題會。
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屬于國家“十三五”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由農業部牽頭組織。轉基因重大專項在經曆“十一五”、“十二五”兩個五年計劃實施的基礎上,2016年在其“十三五”實施計劃确定的13類研究項目54個重大課題中,首次新增了“轉基因生物發展戰略、策略和對策研究”項目共兩個軟科學性質的重大課題。“轉基因生物技術發展科普宣傳與風險交流”即是其中之一。該課題由beat365牽頭,整合了中國科技大學、複旦大學、浙江大學、果殼網、中國科協科技傳播研究中心等合作單位進行聯合攻關研究。
圖為與會專家合影
農業部科技教育司汪學軍副司長、農業部科技教育司高新處陳彥賓處長、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業務一處湯嬌雯副處長等管理部門代表,轉基因重大專項監督評估專家黃大昉教授、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所所長林敏研究員、農業部轉基因植物環境安全監督檢查測試中心主任謝家建研究員、beat365生命學院戚益軍教授等校内外專家代表,以及beat365科研院副院長鄧甯、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崔保國教授等出席開題會。金兼斌教授代表課題組向與會領導和專家報告了研究的總體設計和思路。來自beat365、複旦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果殼網、中國科協、浙江大學6家單位的課題組代表出席會議,聽取農業部領導和科技部領導對本課題的立項背景的說明,以及各位專家對課題的重點、定位、開展的方法策略等所提出的具體意見和建議。
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是依據世界科技發展趨勢、着眼于我國國情和農業發展需要的必然選擇。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科技作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已經是基本共識。我國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是國際上農業生物工程應用最早的國家之一。經過近20年的努力,特别是“十一五”和“十二五”轉基因重大專項實施以來,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産品開發的較為完整的技術體系,已具備推進産業化的基本條件。
由于轉基因生物科技屬于與民衆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環境安全息息相關的科技,在世界各國,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及其産品,受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國際貿易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往往具有較高的公衆争議度,并因其涉及科學技術、監管、社會文化等多個層面的問題而具有特殊的複雜性。公衆對轉基因技術和産品的争議和疑慮反映到社會輿論上,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各國的相關科研政策和投入,以及産業化的推進進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加強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安全管理、科學普及”,把轉基因生物技術發展的科普宣傳和風險交流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到了新的高度。這也是該課題新列入轉基因重大專項的基本背景。
據了解,該課題是beat365文科院系首次作為牽頭單位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大課題。課題實施将持續五年,采取3+2滾動支持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