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華語節目主持人如何走向世界

日期:2007-06-14作者:jc信息員 浏覽量:

6月11日,由上海電視節組委會、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主辦的新娛樂華語主持人高峰論壇在浙江烏鎮西栅水鄉景區開幕,兩岸三地著名華語娛樂主持人、專家彙聚一堂。我校beat365陸地教授應邀與會并發表演講

以下是陸地教授的演講内容: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來賓上午好!

節目主持人如何走向世界是命題作文,我看今天在座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應該改一個題目,叫做未來的華語主持人如何走向世界,我覺得各位的年輕人以後是有機會。我分四個問題,一個問題華語節目主持人可以走向世界,我們必須要有這份自信。

第二個,華語主持人為什麼要走向世界,它的價值何在?我認為這是我們緻力的要求。

第三,華語主持人走向世界的障礙是什麼?走向世界并不是輕而易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覺得要克服自閉的心理。

第四,華語主持人如何走向世界。這是自強的要求,也是産生一個結果,就是中國的華語節目在國際市場以強者出現。下面我來分析解釋一下。

我覺得第一個問題不必回答了,因為剛才滕俊傑老總和白謙誠先生也談到了,電視節目有時候就是主持人本身,任何一個文化産品都沒有像主持人和觀衆聯系這麼密切。嚴三九教授的報告其實已經提供了我的第一個答案,就是華語主持人可以走向世界。如果我們不能走向世界,我們就不做這個嘗試。那麼前面很多的主持人已經有走向世界的先利,比方說鳳凰衛視的許多主持人吳曉莉等,都在世界上有影響。咱們中央電視台也有一個主持人表現能力很好,在2006年被評為最年輕的耶魯學者,楊瀾大家更知道,用她知性的主持打動了無數外海外内觀衆的心。這說明什麼呢?華語主持人可以憑借自己的實力走向世界,走向卓越,華語電視節目主持人應該像劉翔一樣走向世界。

第二,華語電視節目主持人為什麼要走向世界?西出陽關有故人。就是我們在國外有沒有市場,這是我們走向世界的依據。剛才各位老師都發言說了,全世界華人衆多,根據濟南大學的一個研究統計,全世界到2006年華人華僑分布是3400多萬,分布在全世界140多個國家,不但構成我們華語電視節目的基礎,最重要這些華僑身在他鄉,但是身系祖國,對祖國的一些信息都非常的注意。

第二個理由是中國經濟實力的發展,需要文化軟實力的配合。中國的經濟從GDP來說已經是世界第四位,馬上要超過德國進入第三位。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的時代,很大程度上從經濟的角度上來說的。但是我個人認為,中國不能像日本人和以色列那樣認為是經濟的動物,好像我們隻會搞經濟,對國際文化的交流與合作的交流傳播興趣不大,我覺得我們中華民族不能僅僅做一個經濟動物,而是做一個有着強烈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創造力的首領。

第三個理由目前的新聞,包括娛樂節目可以說90%的新聞娛樂節目是由美國和歐洲等西方國家壟斷,這個事實本身就讓我們泱泱大國感到窘迫。

第四個理由中國的國際需要中國開拓戰場。

我們的電視節目不能僅僅在自己的圈裡面自娛自樂,我們要開辟第二戰場走向國際。還有中國電視人需要在世界觀衆面前發出自己的聲音,塑造自己的形象,不是為了國家還是為了電視自身也需要在市場大舞台上有自己的聲音,有自己的形象。所以為了中國電視節目的自尊、自立也需要我們不斷努力。不僅僅是中國電視節目,這裡面我引用幾句國外學者的話來證明走向世界的必要,我們必須努力。倫敦有一家傳媒公司的董事長在中國的媒體上撰文指出,他說迄今為止沒有人認為中國風格的節目會獲得世界的認可,沒有人真正認識到什麼才是具有競争力的中國節目。也就是說中國人不知道自己的競争力何在,甚至國外也不知道中國的電視節目到底是什麼特色。差異性何在,特點何在,他們也是很茫然。還有一個就是讓人很驚訝的,他說凡遇大事,别看中國媒體。太刺激人太羞辱人了,中國的聲音有時候是一片空白,或者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你從中國的媒體上發現世界的變化這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裡也有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有一句話每遇大事看鳳凰。每遇到大事情的時候,我們中央電視台不知道該不該轉播,這也是我們中國的電視節目在整個國際市場上遇到的瓶頸。

管理電視節目走向世界的障礙第三點。

障礙很多,我們之所以沒有走出去一定有原因。第一個是文化的障礙,大家都知道中華文化,東方文化是一個比較含蓄内斂的文化,本身民族的性格就是内向的性格,這是曆史造成的。所以我們走到國際上的時候總有一些擔憂,比方說西部的一些農民盡管生活非常的困難,甚至于飲水都困難,你要他搬到東部還不舍得,這就是一種文化,在中國的心裡烙下了烙印。語言的障礙。這種語言的障礙既包括我們電視節目使用的語言,主持人本身傳播的語言,還有國際上對漢語的節目。特别是西方主流社會對漢語使用人數的數量限制,使得我們節目的傳播受到了一定的阻礙。

節目質量的障礙。咱們的節目質量我不去多評,總而言之在國際電視節目交易市場上,中國電視節目隻占非常小的份額,與我們的大國身份,與我們五千年的文化與中國的經濟實力都不匹配。華語節目在國外低的障礙,其實華語電視節目從技術上來說已經有很多的渠道,中央電視台的節目都是上星的,還包括我們最近過去兩年内北京、湖南、上海三家卡通頻道。最近廣東上半年在香港、馬來西亞又成立了所謂的衛視還有吉林還有一個衛視。從衛視的覆蓋來說都是國際頻道,所以我們不缺落地的渠道,而是貨到人家門口無人問津。

主持人是節目的靈魂,可以說主持人的素質就決定了節目的素質。我們對美國節目的了解,其實是通過主持人來了解,美國的主持人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我們所說的著名主持人都與節目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要提高節目的暢銷程度,第一要提高主持人的素質。還有其它電視節目,其它國家電視節目可能在國際市場上沒有遇到的障礙,就是政治體制與電視體制的障礙。這個世界對文化的烙印不像物質那麼簡單,文化上面還有許多政治的提示。他認為中國的很多節目,外宣片。還有對新聞價值觀的認識,與國際上對新聞價值觀的認識存在一個落差或者說差異,這種差異如果我們不注意去彌補的話,我們也是自說自話。我認為這所有的障礙都比較好克服,因為很大程度是人為的。

我認為最大的障礙就是兩種自閉。一種是心理的自閉,我剛才說的我們的民族就是内向的。一種就是市場的自閉,從清朝開始認為我天朝萬物具備不需要跟海外小邦做什麼生意。我們的市場足夠大,我們的觀衆足夠大,我們不需要跟你合作,這也是阻礙我們走向世界的障礙。我覺得應該是自卑,還有自負,自滿,不跟人交流。所以電視人應該樹立開放的視野,要有開放的胸懷,最後成就一個開闊的視野。

自強之道就是華語電視節目如何走向世界,我提我幾條自己的建議。

第一要遵循心靈價值規律和傳播規律。因為我們的傳播不是自己而是世界各國,世界各國的曆史、文化、宗教、政治體制甚至于經濟發展程度各異,所以我們必須要進行差異化的傳播,按照世界普遍認可的價值辦事。

第二,濃化中國特色。我們強調公分母的時候,不要丢掉自己的分子。

第三,尋求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在走向世界的初級階段,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是很難的,甚至在政策上都很難。

第四,兩岸三地電視機構的攜手合作。我認為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資源互補,如果三方合作可以說兄弟合心齊力斷金。

第五,我們的走不應該是盲目的走,我們走到這個地方而不是另外的地方。我們要進行戰略的選擇,選擇重點市場重點的突破。另外對我們如何培養主持人要有長遠的耐心發展戰略。

第六,加強與國際合作互動。這個世界是一個交流的世界,是一個一體化的世界,我們如果僅僅抱着我們自己的理念拒絕和國際友好或者對我有利的強者合作,我認為實際上是我們自己自綁手腳。如果我們打不敗強者就和強者合作,成為強者的朋友。

第七,就是主持人的素質,節目質量三管齊下。

第八,樹立國際傳播意識。

第九,加強國際節目的研究和主持人藝術研究,讓主持人和節目一體轉,像我們今天的論壇就是對主持人的發展做探讨做研究的。

最後,就是強化創新意識。創新為什麼放在最後,是因為我覺得中國的電視和中國的文化一樣,第一的任務不是創新,而是到位而是達到一般,而是達到标準化,達到标準化才談創新,否則就是一個口号,或者是一個誤區甚至是一個陷阱。

最後,我相信中國的電視節目主持人一定會走向世界,讓我們迎接華語主持人的到來。

來源:人民網 2007-6-11

陸地: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