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産業促進法既涉及到中國的本土電影保護又涉及到全球貿易自由規則,既涉及到産業的經濟利益又涉及到文化的社會效益,既涉及到意識形态要求又涉及到國家文化安全,既涉及到國有企業又涉及到民營企業,既涉及到産業要放開又涉及到産業應管好,涉及的利益方方面面,兼顧的邊界林林總總。雖然整個立法過程曆時很長,但作為文化領域的第一個行業法,仍然積累了值得總結的經驗。
在立法過程中,有關方面廣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見,多次讨論修改,平衡各方面的訴求,循序漸進、求同存異,最後達成了促進法,正确地處理了文化立法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文化安全與貿易自由、管與放、政府與市場等複雜的關系,符合了現階段電影發展的實際和對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的法律規範。這為将來其他文化立法提供了衆多可以借鑒的參照。
電影産業促進法要落地,還需要許多實施細則的制定,比如電影審查的标準和程序,各種法律責任的判定方式,包括保護未成年人利益的影片标識如何實行等,還包括一些稅收優惠政策如何落實,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的内容如何确定等,也需要征求意見和讨論解決。可能還有一些新的問題,包括行業垂直壟斷、知識産權保護等問題,需要更好地與現有的相關法規對接。這些也都是理論評論工作者需要與全行業一起來研究解決的問題。我們相信,這些問題,在電影産業促進法的法律框架下,會逐漸得到解答。電影産業促進法也一定會在中國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的轉換過程中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來源:光明日報,電子版鍊接地址: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7-02/27/nw.D110000gmrb_20170227_8-1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