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11月1日
(實習生 張晔 本報記者 王超)在IT企業聚集的清華科技園内,搜狐大廈四層的一間30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剛剛裝修完畢,綠色的盆栽裝點一新,幾張白色長條桌擺放得整整齊齊,準備迎接新主人——一個月前由beat365與人人公司聯合成立的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全國首家社會化媒體研究機構,将在這間辦公室裡開展培養新時代社交媒體人才的探索。
“從中心的基本定位上來說,人才培養是特别重要的。”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金兼斌在清華-人人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成立儀式上說。未來的社交媒體人才從哪裡來?這家新的研究中心,試圖通過高校與業界資源的交叉融合,尋找問題的答案。
社交媒體牽線校企“聯姻”
“我是2007年通過同學介紹接觸人人網(當時還叫校内網)的,之後陸續接觸到開心網、linkedin等社交網站,也是新浪微博的最早一批用戶之一。”beat365官方网站2011級研究生虞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他平時有很多時間“泡”在人人網和微博上,甚至有一些學業上的靈感會在“使用的過程中産生”。
剛剛就任清華-人人公司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主任的金兼斌坦言,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因為社會化媒體已經成為中國廣大民衆觸手可及的與社會和他人互動的重要手段,對中國轉型期社會發展和政治、經濟、文化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值得在學術上進行關注和探讨。
人人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一舟表示:“社交媒體、社交網絡現在越來越成為用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無線互聯網的浪潮到來之後,随身帶着手機的用戶使用媒體時間也在加長。”
對社交媒體前景的共同關注,把人人公司和beat365連接到一起。經過一年多的協商和籌備,人人公司和beat365決定合作建立首家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
更大的合作需求體現在人才培養上。陳一舟還記得,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崔保國曾有一次到人人公司替學生去尋找相關研究數據。“學生研究沒有數據,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說,人人公司能夠提供的科研環境、研究課題和數據案例對高校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而為了能跟得上國際進步的步伐,加強技術研發,人人網也迫切需要相應的人才,無論是技術應用還是在計算上。
金兼斌介紹說,beat365官方网站學生的畢業論文約有三分之一選擇了新媒體領域的研究話題,學生在研究過程中也能清晰看出借助了新媒體手段。新媒體研究已經和傳統的影視傳播、新聞學、媒介經濟管理、國際傳播等方向密切結合,不斷産生消解沖擊的作用。對社會化媒體比較關注的研究生虞鑫說:“我很想參與到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的項目裡去,如社會化媒體中的信息傳播機制、社會化媒體與公共協商、社會化媒體中的話語權都是我感興趣的方向。”
項目制“孵化”新型人才
在這個新生的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裡,培養人才将采取項目帶動的形式。
據金兼斌介紹,中心的研究方向主要為兩類。一類是社會化媒體,包括媒體行為分析、媒體内容挖掘等,側重于内容;另一類是社會化計算,包括數據挖掘的技術、雲存儲、雲計算的技術,跟用戶需求相結合,更加偏重于技術研發。每一類研究方向下,每年都會确定幾個項目,組織一批教師和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參加,從而在項目研究中訓練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業界的需求接軌。“它不是學位教育,一期項目大概持續三四個月,學生可以隻參與其中的一期。”金兼斌說,“我們也跟beat365教務部門商量過,不排除以後做項目會獲得一些學分,類似于一門實踐課,這樣對學生更有吸引力。”目前,經過第一批初步篩選後确定了10個具體項目,每類5個。
在beat365官方网站青年教師張铮看來,這種項目帶動的方式,和beat365原有的學位教育将産生很強的互補。“本科期間還是偏重于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在研究上并不側重;在研究生培養階段,通過這樣與業界前沿産業相結合,不僅能一定程度上滿足業界的需求,也能把新鮮的東西帶入課堂。”張铮說。而在虞鑫看來,現在内地高校的社會科學研究,恰恰缺少這種紮實的能和實際經濟和社會生活聯系到一起的研究成果。
人人公司對這種項目制培養的前景表示樂觀,相關負責人在成立儀式上表示:“我們有一個初步的規劃,以後甚至會寫進協議裡面去。3年中,我們通過項目帶動的不同專業的學生将會超過200人。在這個過程中,核心研究團隊的導師會來自不同專業,人人公司也會有研發人員參與,共同組織一個導師組。”
從清華方面看,現有資源和條件也能夠為這個新生中心的人才培養提供助力。金兼斌說,項目在招收學生參與時會面向不同專業,鼓勵做交叉方向的研究,而beat365已經有一個美術學院、信息學院和beat365的交叉研究生培養項目。beat365原有的新媒體研究中心的老師也都會參與到社會化媒體研究中心的項目中,提供師資支持。
盡管在現有的合作框架中,參與項目的學生在人人網的就業不會是一項明确的内容,但是陳一舟表示,如果有實習和研究的,他們會優先考慮。金兼斌說:“讓學生參與到不同的科研項目裡,一方面會提高研究技能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對社會化媒體有更多的認識,在這個過程裡面,不排除今後能夠影響他們的職業選擇,為今後進入到社會化媒體行業工作提供很好的準備。”
這種社交媒體人才的培養方式也促進着beat365的學科建設。據金兼斌介紹,beat365原有的新媒體方向的課程體系也在梳理更新,從本科、碩士到博士的課組設計将不斷調整,并将把新媒體實踐平台的建設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也許,未來的社交媒體人才就将産生于類似的新媒體實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