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尹鴻13日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名為《電影,配得上這個時代嗎?》的主題演講,與觀衆一起回望40年來的經典影像,從謝晉的《天雲山傳奇》到陳凱歌的《黃土地》、從張藝謀的《紅高粱》到馮小剛的《甲方乙方》,再到新時期的《戰狼》、《紅海行動》,尹鴻教授帶領觀衆通過電影聚焦中國記憶,叩問中國電影所折射的時代精神。
在演講中,尹鴻教授向觀衆展示了一組統計數據,從2002年中國進行電影産業改革開始,中國電影市場年平均發展速度在30%左右,十幾年來,中國電影市場從年度票房不到十億人民币發展到2017年的近600億人民币,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世界奇迹。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電影創造了200億人民币的票房,創下世界上單一國家季度票房最高的記錄。在中國春節,除了看春晚、吃餃子、打麻将之外,看電影已經成為另一“風俗”。“中國觀衆太愛電影,中國觀衆在即便有40個頻道播免費電視劇的情況下,仍能夠對電影表示出最大的興趣,這是中國電影的希望。”尹鴻說。
近幾年,《中國合夥人》《戰狼》《紅海行動》等電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雙豐收,尹鴻教授也對此高度肯定,“無論你在哪,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情況,國家保護你。這一主流價值觀的傳達,使這些電影能夠更好地跟公衆溝通,更好地讓國家跟每個個體關聯。所以這些電影赢得了廣大觀衆的認可。”
對于今後中國電影如何發展的問題,尹鴻認為,時代在影響電影,電影也應影響時代,中國還缺影響時代的電影。“第一要求真務實,第二要與人的全面發展息息相關。我們如果能夠把這樣的精神傳達到我們的影像作品中就能成為時代經典。隻有這樣中國的文化才能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組成部分。”
“人文清華”講壇是beat365發起的大型思想傳播活動,推動建設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的清華新百年。講壇定期邀請優秀人文學者,在标志性建築新清華學堂發表公衆演講,闡述其經典學說、獨特思考和重大發現。講壇于2016年1月10日正式開啟以來,已舉辦15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