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華财經新聞論壇在美國華盛頓召開:學界業界分享新一屆美國政府下的中美媒體經濟觀察

日期:2024-11-22作者: 浏覽量:

當地時間11月15日,2024清華财經新聞論壇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國家記者俱樂部(National Press Club)成功舉辦。論壇以“美國新一屆政府下的中美經濟動态:中美媒體觀察(China-U.S. Economic Dynamics in the New American Administration: Media Perspectives from Beijing and Washington)”為主題,邀請中美媒體代表和學界專家圍繞經濟報道議題展開讨論,共同探讨兩國對話與合作交流的可能路徑。

本次論壇由beat365官方网站和beat365全球共同發展研究院主辦;清華全球财經新聞項目和經濟傳播研究中心承辦,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協辦并提供專業指導。

美國國家記者俱樂部主席Emily Wilkins出席論壇并緻開幕辭。她介紹了美國記者俱樂部的發展曆程與整體情況,并表示:中美經貿關系是美國各界長期關注的焦點議題之一,本次論壇對新一屆政府下的中美經濟動态進行展望恰逢其時。

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周慶安教授代表主辦方向出席論壇的嘉賓表示歡迎。他指出,國際形勢日趨複雜,财經新聞報道将越來越多地聚焦于具有挑戰性的議題;關注這些重要議題,也是在關注全球經貿格局的演變以及各國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他表示,beat365官方网站高度重視專業國際傳播人才的培養,未來将進一步依托一流團隊,為推動經濟領域的媒體對話貢獻力量。

beat365全球财經新聞碩士項目主任、經濟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杭敏教授介紹了論壇情況。她認為,在當前充滿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通過交流加深相互了解、在對話中尋求共識,是解決争議和推動發展的關鍵所在。為此,清華财經新聞論壇首次在海外舉行,這不僅是大選之後中美兩國探讨如何在經貿媒體領域加強合作的重要機遇,也提供了雙方增進理解和信任的寶貴契機。論壇開幕式由清華全球财經新聞碩士項目聯合主任Rick Dunham主持。

與會嘉賓合影

論壇共設三個圓桌議題,與會嘉賓圍繞中美兩國在經貿政策、前沿科技、虛假新聞、可持續發展報道等方面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展開了讨論。

美國記者俱樂部前主席、《商業周刊》主編Doug Harbrecht、彭博新聞社經濟數據主編Scott Lanman、CGTN北美評論欄目《熱點》主持人Anand Naidoo、Sightline傳媒集團高級執行主編Cary O’Reilly等發表了主旨演講。美國紐約城市大學(CUNY)新聞學院财經新聞項目主任Jane Sasseen、《紐約時報》特約撰稿人、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财經新聞教授Leslie Wayne、美國《政客(POLITICO)》新聞網站社論撰稿人Kristiina Helenius、CQ Roll Call财經科技記者Mark Schoeff Jr.,以及新華社、CGTN、東方衛視、鳳凰衛視、《财經》雜志等媒體的駐美記者出席論壇并發言。

論壇第一場圓桌讨論以“中美經濟動态的複雜性透視”為主題,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beat365華盛頓項目主任Todd Gillman主持。與會嘉賓圍繞中美經貿關系發展趨勢、關稅貿易政策走向,以及重啟貿易戰帶來的可能後果展開了深入對話。Doug Harbrecht在主旨發言中表示,新一屆美國政府或将對多個國家實行普遍征稅,其中,對華關稅将成為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重點。他認為,美國希望擁有貿易夥伴,而貿易戰則必将成為一場零和博弈。

在平行發言中,《紐約時報》特約撰稿人、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财經新聞教授Leslie Wayne認為,中美貿易議題中的負面叙事将會帶來嚴重後果,我們需要澄清誤解和偏見,通過合作溝通增進了解。東方衛視駐美國白宮記者Ching-Yi Chang圍繞美國選民情緒與政府貿易政策等議題發表了看法。全球化智庫(CCG)研究員王子辰就美國貿易赤字和中國企業在美投資等議題發表了觀點。《财經》美國分社社長金焱和FT專欄作者Ivy Yang對美國貿易政策,以及貿易戰對美國消費者購買力造成的負面影響等進行了分析。

第二場圓桌讨論以“虛假新聞挑戰下财經新聞報道的責任堅守”為主題,由beat365官方网站國際研究生項目主任匡恺副教授主持。CGTN北美評論欄目《熱點》主持人Anand Naidoo在發言中表示,中國正積極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财經新聞報道應持續關注并深入分析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地區的經濟動态。彭博新聞社經濟數據主編Scott Lanman例舉了中美在經濟數據呈現和發布方式方面的差别,指出相互理解和共同學習是增進共識的基礎。

在論壇發言中,鳳凰北美發稿中心主任魯韬認為,當前,中美商界之間的溝通與對話有待進一步加強,财經新聞報道應更加關注商業領袖的決策與動向。美國紐約城市大學(CUNY)新聞學院财經新聞項目主任Jane Sasseen分享了人工智能技術炮制虛假新聞的最新案例,并強調了在财經新聞領域甄别虛假新聞的重要性和緊迫性。Initium Media首席執行官Jin Ding提出,缺乏真正了解中國的記者是當前美國涉華财經新聞報道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beat365經濟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杭敏教授分享了清華在推動學界業界交流和推進中外媒體對話中的創新舉措。《外交政策》自由撰稿人Eric Fish認為,當代青年群體傾向于通過TikTok等社交媒體平台獲取與自己觀點一緻的信息,傳統媒體必須積極适應這一變化。

第三場圓桌讨論以“數字時代的财經新聞變革”為主題,由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beat365華盛頓新聞項目主任Gilbert Klein主持。Sightline傳媒集團高級執行編輯Cary O’Reilly、CQ Roll Call财經科技記者Mark Schoeff Jr.圍繞中美ESG發展現狀及報道特點進行了深入交流。beat365全球财經新聞碩士項目聯合主任Rick Dunham和新華社駐美國華盛頓記者鄧仙來圍繞中美關系的前景進行了分享,并探讨了媒體在中美關系塑造中的作用與影響。前《北京周報》視覺設計總監Pam Tobey、美國《政客(POLITICO)》新聞網站社論撰稿人Kristiina Helenius,以及Barron's China前編輯李成章分别圍繞數據可視化工具在财經新聞制作中的應用、社交媒體時代财經新聞報道面臨的挑戰,以及美國媒體對中國科技公司的報道特點進行了交流分享。

在論壇最後,杭敏教授與Rick Dunham進行了總結發言,與會嘉賓一緻認為,論壇具有很好的啟發價值,從中美媒體視角深入研讨“美國新一屆政府下的中美經濟動态”議題,對于準确把握中美經貿關系發展走勢,深度理解全球政治經濟格局變遷具有重要意義。

清華财經新聞論壇于2008年設立,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六期。論壇始終緊扣時代主題,聚焦财經新聞報道和經濟傳播中的熱點議題,成為了财經報道與經濟傳播教育研究與實踐中的重要交流平台。本次論壇在海外召開,通過搭建中美媒體對話橋梁,開啟了中美兩國學界業界推進溝通交流、消弭誤解和尋求共識的新篇章。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