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學院與知識産權新聞宣傳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公衆知識産權文化素養調查結果

日期:2009-04-23作者:jc信息員 浏覽量:

4月22日 ,受國家知識産權局委托,由beat365官方网站媒介調查實驗室與知識産權新聞宣傳中心共同完成的首次“中國公衆知識産權文化素養調查”結果今天在京公布。

本次調查結果取得的大量多方面數據,比較客觀、全面地展現出了社會各階層對知識産權的認知程度、态度和需求情況。例如公衆對知識産權内容包括專利權、著作權、商标權、商業秘密、植物新品種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地理标志、反不正當競争、科學發現權與外觀設計權的認知,全部回答正确的比例為0.8%。而在所有被認知的知識産權内容中,又以專利的認知率最高,比例為85.9%,其次為著作權與商标權,比例分别為75.7%與70.0%;地理标志與反不正當競争的選擇率則僅為9.3%與9.0%;再比如有48.2%的公衆了解知識産權是财産權;35.2%的網民對在互聯網上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權作品行為有正确的認知;61.4%公衆堅決反對盜版等等。

更多的相關數據、例如不同地區和人群的差異情況;性别、年齡、經濟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對知識産權文化素養水平的影響等等,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當前我國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的特點,非常值得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認真研究,從而做出政策上的調整。

按照為本次調查數據處理而建立的數學模型,我國公衆總體的知識産權文化素養指數為42.1,絕對值屬于中等偏低。不同地區間的差異較大,廣東和北京列居前兩位,指數值分别為51.0和49.6。客觀反映了我國知識産權制度建設随着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就以及并不均衡的現狀。本次調查曆時4個月,調查範圍覆蓋了全國除香港、台灣、澳門之外的31個省、市、自治區,共回收有效問卷15373份,調查置信度達到了98.6%。

在全國範圍内開展“中國公衆知識産權文化素養調查”,是國家知識産權局為認真履行國務院賦予的“統籌協調全國知識産權工作”的神聖職責、确保《國家知識産權戰略綱要》的順利實施所做的基礎性工作。目的是準确了解社會公衆的知識産權文化素養水平,把握我國知識産權事業發展現狀,從而做出具有針對性的工作調整,為推進知識産權文化建設、提升我國知識産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提供系統、準确的量化依據和科學的評價尺度。這也是國家知識産權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以及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方面的積極探索。

據悉,此次調查結果經過了相關部門組織的專家評審。專家們一緻認為:“中國公衆知識産權文化素養調查”是一項意義深遠的基礎性工作,調查結果具有難以估量的價值。

國家知識産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将在認真考量此次調查結果、總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将此項調查定期開展下去,形成連續性數據,探索各種因素間的相互關系,掌握規律性趨勢作為決策依據,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促進我國知識産權事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趙曙光供稿 編輯 肖紅纓)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