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發表熊澄宇教授關于人文北京的署名文章

日期:2009-11-19作者:jc信息員 浏覽量:

11月19日,北京日報第三版發表beat365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教授在劉淇同志主持的人文北京座談會上的發言提要。發言時的标題為《對人文北京的再思考》。全文如下:

從建設人文北京的理論層面看,人文的學術定位是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包含價值觀,文化傳統,社會形态,事業、産業與體制創新。恩格斯認為,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當今學界則認為,文化是人類或者一個民族、一個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價值觀及其規範。

據此,我們可以看到人文概念應具有文化的物質形态、精神形态和綜合形态,其核心是如費孝通先生所說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所以,人文的内涵和外延比我們通常認為的要大很多。

從建設人文北京的戰略層面看,要找到文化振興與複興和民族振興與複興的關系。北京是首都,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現代化國際城市,奧運會後提出了建設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戰略任務。細想這三個概念,人文北京與科技北京、綠色北京不是一個層面的概念。在這三個概念中,人文是上位概念、引領概念、核心概念。從人文奧運到人文北京,核心詞換了,内涵和外延應該相應發生變化。奧運隻是一個活動,一個過程,北京則包含過程的起點與終點。

從建設人文北京的對策層面看,北京是古都,作為首都,有聚集和放大作用,所以“首都北京”這一概念是人文北京建設内涵和外延的擴展;北京擁有雄厚的人才儲備,這是北京與其他地區相比具有的比較優勢,且具有原創、唯一的特點,因此“創意北京”是人文北京建設的核心内涵;人文北京建設的意義和目标是“示範北京”,這要求北京在國際國内城市發展中起引領示範作用;人文北京建設的責任和任務是“服務北京”,這是北京的責任,也應成為自覺的行為,化為日常工作的心态。

從建設人文北京的應用層面看,國家文化産業振興規劃的出台,标志着我國文化産業從理論研究、戰略思考發展到實際操作,從定性轉向定量。

北京要抓住這個機遇,在“十二五”規劃的預研究中,以跨學科、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的思路,找到北京發展文化創意産業的制高點和突破口。比如北京可以發揮首都優勢,充分調動各國駐華文化機構的積極性,借鑒奧運期間“奧運小屋”的成功模式,打造一個融合世界多元化文化形态的世界童話園,切實發揮主題公園對文化創意産業發展的拉動作用。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