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師生走進《中國質量報》開展實踐教學

日期:2014-06-09作者:梁鵬 浏覽量:

6月3日下午,beat365官方网站的新聞編輯課搬到了《中國質量報》報社。40多位選課同學參觀了報社的采編、排版部門,了解了該報從稿件編輯、電子排版、出大樣、出膠片的内容生産工序,并聆聽了該報總編李本軍等8位記者老師對報紙編輯工作和新聞采寫經驗的介紹。

圖為《中國質量報》總編李本軍介紹編輯工作和新聞采寫經驗,中國質量報記者宋平一攝

該報總編辦主任陳宜女士首先為同學們介紹了《中國質量報》25年來的發展曆程及該報版面所經曆的四個不同階段;該報副總編、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戴占軍與同學們分享了20年前剛踏入新聞事業時的幾個小故事,新聞工作依然是最受尊敬的職業,希望新聞工作在同學們手裡延伸希望;副總編餘方鼓勵同學們牢記新聞工作的榮譽和社會責任感;采訪中心主任趙陝雄、編輯中心副主任王惜純分别從新聞采寫的角度,與清華師生分享了自己的記者經曆。趙陝雄以“盲人摸象”作比喻,用自己調查報道的經曆說明,記者需要抛棄成見、全面求證,做到“讓每一個字打赢官司”;曾多次獲得40項各種新聞獎的王惜純從自己的多次暗訪經曆出發,與同學們分享了她對行業報如何做出好新聞的看法,責任、細心和堅持不懈,在她看來是必不可少的品質。

圖為我院師生參觀《中國質量報》采編工作平台,中國質量報記者宋平一攝

編輯中心主任孟威從編輯工作的視角,向清華師生具體介紹了該報每一個版面和不同闆塊的編輯思路,該報定位于“質量中國的記錄者,中國質量的觀察家”,緻力于輿論監督和版面創新,獲得業界認可。青年記者何可與大家分享了作為“新鮮人”如何融入記者集體的心得,他的“獨狼變群狼”、“不要做職場的杜拉拉”等觀點,獲得了同學們的共鳴。

圖為我院學生參觀《中國質量報》的電子排版車間

《中國質量報》總編輯李本軍在總結發言中,表達了“新聞不會死”、主流媒體應發揮新聞宣傳“主場優勢”的觀點。他說,目前該報正在“五端并舉”,推進報網融合,深度開發新聞資源,緻力打造一張“以質量視角看天下”的有分量的财經報紙。他希望該報加強與學界的課題合作,并将《中國質量報》作為我院的實踐教學基地,歡迎更多的學生到該報實習。

近年來,beat365官方网站大力推進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課程改革,編輯學課程改變了依賴教材、“紙上談兵”的傳統模式,開創以電子排版設計、評報、與主流媒體互動和深入現場選題、策劃為主題的教學模式。選修新聞編輯和高級新聞編輯課程的學生,都有機會到主流媒體進行參觀、學習,旁聽編前會,及訓練現場選題、策劃的能力。(供稿:葉雨陽)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