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beat365官方网站迎來新學期第一場新聞傳播學前沿講座。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香港新聞教育基金會的蘇鑰機教授以“從科技與傳統看歐洲新聞業的發展”為題,在宏盟樓環球資源廳與20多位新聞傳播學子分享了2012年在歐洲的傳媒考察經曆,這也是蘇教授第二次做客beat365。學院副院長史安斌教授主持講座。
新學期第一周,宏盟樓附近的植被還未從冬風中恢複綠色,屋内的氣氛卻因座無虛席而顯得相當暖和。
首先,蘇教授展示了在英國、瑞士、法國、德國的考察照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總部、紅十字會總部、聯合國歐洲總部等國際組織,也包括法新社、英國國家廣播公司、《金融時報》《世界報》《明鏡周刊》《德國之聲》等媒體機構的辦公大樓結構和工作影像。
圖為蘇鑰機教授做講座
接着他以英、法、德三國為例,舉例說明歐洲大多數媒體擁有不同于中國的組織架構和文化差異,例如德國《明鏡周刊》的員工有50.5%的股份,以加盟的形式同時參與經營與管理,員工之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專門負責進行事實核對。而法國的雜志則因為法國有大量不懂英文的人群,在全世界選取有趣的文章譯成法語,供國内讀者獲取訊息。
除此之外,新技術也改變了歐洲媒體的傳統運作方式。例如英國國家廣播公司從2005年開始發展的iPlayer服務,将iPhone作為終端,打破了年齡、性别、科技門檻帶來的限制。蘇教授還認為,随着新科技的影響與日俱增,媒體必須清晰定位,更多考慮自身産品帶來的附加價值,多進行融合運作、跨媒體經營的嘗試。
談到新技術、新平台産生的層出不窮的競争,蘇教授強調品牌和公信力的重要性。他認為,好的内容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并對未來的媒體競争表示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