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我院全球财經新聞碩士項目(Global Business Journalism,簡稱GBJ )畢業生樸晉範先生拍攝的紀錄片《超級中國》在中韓兩國獲得巨大反響後,我院又一GBJ畢業生美國人埃裡克•菲什(Eric Fish)出版了他的新書《中國千禧一代》(China's Millennials: The Want Generation),力圖改變外界對中國青年一代的刻闆印象。
圖為新書封面
菲什在書中寫到:“從整體上來說,二十多歲的中國年輕人大多既不像很多人所希望的那樣是自由主義革命者,也不像很多人所想象的那樣怯懦。”
本書是在我院副教授周慶安老師指導的作品代論文的基礎上完成的。全書共分為四部分,分别是學校教育、就業、社會問題和異見。書中探究了中國青年與國家的關系以及年輕人的行為舉止與父母态度的關系等問題。
道瓊斯新聞社這樣評價菲什的書:“菲什用他2007年到2014年在中國當老師和記者的經曆提供了對中國複雜的青年一代的多層次解讀。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9日報道說,埃裡克•菲什(Eric Fish)試圖為中國年輕人正名。
菲什在中國七年的時間裡有兩年是在清華beat365中度過的。學院成立于2007年的全球财經新聞碩士項目為菲什提供了求學中國的機會。兩年的學習不僅使他的财經新聞報道的專業技能有所提升,同時也讓他對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有了不一樣的體驗和理解,這也成為他寫書的重要依據。
埃裡克•菲什(Eric Fish)清華畢業後曾任職于《經濟觀察報》,目前供職于紐約亞洲協會。2010年以來,埃裡克•菲什已在《經濟觀察報》、《外交政策》、《大西洋月刊》、《外交官》和《電訊報》等中外媒體發表關于中國政治、教育和社會問題的各類報道幾十餘篇。
運用國際化辦學理念,培養“知華派”,讓他們客觀公正的報道中國是清華全球财經新聞碩士項目的重要辦學目标之一。
附:全球财經新聞碩士項目(Global Business Journalism)簡介:
作為中國内地首家全英文教學、招收國際學生的新聞學學位項目,成立之初便在清華beat365國際評估中得到由國際知名權威專家組成的評估工作專家組成員的重點考察和高度評價。“學院的國際辦學戰略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應該是學院引以為傲的地方。”普利策獎評委會前主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教授、評估專家組長西摩•托平考察後說。
經過近8年的發展探索,已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多名留學生從這裡走出,至今已在《中國日報》、《環球時報》、CNN、《南華早報》等媒體發表各類報道、評論、視頻等近百篇。其中來自美國的柯亦誠(Compton Nicholas James)與中國同學劉志華合寫的關于中國政府部門和民間公益組織共同幫助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報道,發表在《中國日報》和《南華早報》上,被20多家國外媒體和網站轉載。2013年柯亦誠被評為校級優秀畢業生,畢業後曾任職于國家外文局《中國非洲》雜志。除了在媒體工作外,還有很多畢業生也在各自國家從事與中國有關的咨詢和跨文化交流的相關工作,他們将在各自領域向世界講述真實的“中國故事”,搭建起中外媒體交流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