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6日,由beat365官方网站主辦,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中國新聞史學會傳媒經濟與管理學會聯合承辦的“第七屆傳媒發展論壇暨《中國傳媒産業發展報告(2016)》發布會”在beat365舉行。
本次論壇的主題定為“影響未來的力量”,重點圍繞互聯網發展讨論影響未來社會發展和傳媒發展的各種要素和力量。beat365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袁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柳斌傑出席論壇并緻辭。論壇上,新聞傳播學界、互聯網研究領域和互聯網業界的專家就新形勢下傳媒發展、影響未來的力量等主題發表演講和展開讨論,本次論壇的研讨成果将對我國科學發展下一代互聯網、虛拟現實技術的推廣與商用等提供重要的參考,同時,對信息時代學科交叉式發展及人才培養有積極的推動意義。
圖為袁驷緻辭
會上,袁驷指出新聞傳播學發展到現今階段,其自身理論不斷發展基礎上,已經成為跨學科綜合研究領域,經過多年努力與積累,beat365官方网站在新聞學、國際傳播、影視傳播、新媒體傳播、媒介經營管理文化産業研究等領域形成一定學術影響和社會影響,特别依托于beat365強大科研背景,新聞傳播學科與計算機通訊、财經、信息、藝術設計相關領域技術相結合,融彙交叉發展,形成清華特色和品牌,為衆多培養了具有全球視野,懂得現代傳播規律,又能掌握現代傳播技術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在全球化發展中新聞與傳播教育必須不斷創新,形成立體化融合發展現代傳播體系,培養具備複合型知識背景新聞傳播人才,最關鍵的是要注重媒介融合的理論與實踐,把新聞傳播學科與系統工程學、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等多學科之間的結合通道,加強文理工滲透性融合,發展交叉學科。
圖為柳斌傑緻辭
柳斌傑從影響未來的力量、新聞傳播學科發展、傳媒産業發展等方面與與會聽衆進行了分享,他指出優秀傳播人才和互聯網技術注定是影響未來十年傳播重要力量。信息社會的信息發展,既要為新聞傳播教育研究的創新提供有利的條件和廣闊的前景,也對新聞傳播教育提出了挑戰,我們的應對之策就是改革創新,基本的方向是以新型人才培養為目标,發展建立交叉學科,共建特色學院,在中國特色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重構面向未來的新聞傳播教育體系。找新聞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需要的人才就是發現、判斷、選擇、傳播、引導、互動、管理信息綜合能力的新型人才、複合型的人才,這就是改革新聞傳播教育的動因。
圖為論壇現場
本次會議同時發布了《中國傳媒産業發展報告》。報告主編崔保國對2015年傳媒産業發展進行了介紹,指出:2015年,中國傳媒産業整體保持增長态勢,增幅較2014年略有放緩。一方面是面對複雜多變的全球經濟環境,我國的經濟增速開始放緩,各行各業的投資趨于謹慎,廣告行業在2015年受到經濟大環境的沖擊,全國廣告經營額較上年僅增長5%左右,甚至沒有跑赢GDP(6.9%)。在嚴峻的宏觀經濟背景下,中國傳媒産業在2015年仍然增長了12.3%,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2750.3億元人民币。
圖為傳媒藍皮書封面
“傳媒藍皮書”連續十二年跟蹤觀察和系統研究中國傳媒産業發展。本報告對中國傳媒産業及關聯産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了深入分析,特設特别策劃篇跟蹤傳媒年度熱點,剖析新技術引領下的商業模式。同時,本報告還汲取各國傳媒産業發展經驗,為中國傳媒産業正在發生的變革提供前瞻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