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首屆中國特色新聞學高級研讨班在beat365官方网站舉行開班儀式。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柳斌傑,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孔丹,beat365官方网站常務副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會長陳昌鳳出席儀式并緻辭。開班儀式由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委員會會長胡钰主持。
圖為柳斌傑緻辭
柳斌傑的主題報告主要圍繞當下的新聞實踐與理論研究展開,勾勒了中國特色新聞學的輪廓。他認為,今天新聞學研究和教育的科學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理論還沒有形成“學”。在建構中國特色新聞學上,柳斌傑強調要從新聞、傳播、媒體、輿論四個範疇展開,圍繞新聞傳播規律,以五大學術目标,即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的時代化、新聞理論體系的中國化、新聞理論的國際化、新聞傳播的現代化、新聞輿論的主流化,作為建立中國特色新聞學的體系框架。
孔丹在緻辭中強調新聞學的中國學派應該是旗幟鮮明的實事求是派,堅持正确的立場。他認為,目前用西方理論與模式解釋中國的曆史實踐造成了當下的曆史虛無主義。中國特色新聞學的研究與教育,就是要培養一代又一代“範長江式”的人民記者。他鼓勵青年學者應當客觀認識當代中國與世界,走出去多看一看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曆史和現實,從實踐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性。
陳昌鳳在緻辭中回顧了梁啟超、範敬宜等一批清華新聞教育和新聞實踐的開創者,通過曆史的梳理,指出清華在面向國際和跨學科的辦學實踐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面向主流的新聞傳播人才。此外,她也介紹了中國新聞史學會的國内外學術活動,并着重介紹了中國新聞史學會不久前剛成立的二級學會——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委員會的具體情況。
主題報告之後,來自beat365、北京大學等高校的授課教師代表與學員圍繞“中國特色新聞學的焦點和難點”進行了學術讨論。
圖為首屆中國特色新聞學高級研讨班開班儀式現場
首屆中國特色新聞學高級研讨班由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委員會與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聯合主辦,是基于對西方理論的反思,建構中國新聞學主體性與中國特色新聞學體系的一次嘗試。在5天的時間裡,授課老師将和學員們就相關話題進行充分交流和研讨。(轉自清華新聞網,鍊接地址: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60/2017/20170705091309239254344/20170705091309239254344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