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們的主場——“書寫和說服:關于轉基因的認知形成”小型研讨會在我院舉行

日期:2019-03-15作者:梁鵬 浏覽量:

2019年3月11日上午,“書寫和說服:關于轉基因的認知形成”專題研讨會在beat365官方网站召開。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林升棟教授攜三位門下學生參會并作主旨發言。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李朝晖處長,beat365官方网站戴佳副教授,以及學院多位博士生、碩士生參加了這場别開生面的研讨會。我院金兼斌教授主持會議。

圖為與會人員合影

首先,林升棟教授進行了題為“将實驗思維融入人文社科”的分享。他通過播放一段盲人乞讨實驗的視頻來開始他的演講,說明将實地實驗法(field experiment)應用于傳播效果研究的操作技巧,具體分享了廈門大學開展的三項實驗,包括白城天橋“你醜你橫穿”的标語實驗、關于減少圖書館衛生紙使用量的“紳士、淑女”标尺的實驗以及“社交網絡齋戒”實驗。林升棟教授認為,“實驗的方法+人文的解讀”是進行社會科學實證研究的重要路徑之一。

來自兩所高校的博士生也圍繞此次研讨會主題,分享和展示了自己的相關研究成果。beat365官方网站博士生江蘇佳,以轉基因相關謠言為分析案例,探讨科學謠言的生成、擴散及其影響因素,梳理了轉基因謠言産生的社會機制以及傳播的典型模式。博士生陳安繁則基于“新浪微博”平台上有關轉基因議題的海量讨論文本,借助大數據分析方法,對社交媒體中網絡用戶身份、話題類型如何影響網民的情感表達進行了探索。

廈門大學畢業博士侯凡躍和博士生宣長春,則主要從文化和說服的角度,來介紹他們各自的研究。侯凡躍通過繪畫作品進行實驗,探究視覺藝術産生的效果,将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概念進行策略性操作化,為文化傳播的有效性問題提出了可供思考的新路徑。宣長春從文化原型的角度對中西方“說服”的發展進行了梳理,以網絡上的轉基因讨論作為現實投影,展示了不同話語方式所産生的不同說服效果。

到位的多位老師和學生饒有興趣地傾聽了學生們的分享,并針對分享博士生的研究提出諸多建議,展開對話。兩校師生從彼此各異的傳播效果研究路徑的碰撞和交流中,得到諸多啟發。

“這是一場以學生為主的學術交流研讨會,堪稱學生們的主場。”金兼斌教授對本次研讨會作如是總結。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