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全球性鴻溝的跨文化團結:曆史、機制、主體”——首屆清華跨文化傳播圓桌讨論舉行

日期:2019-10-21作者:梁鵬 浏覽量:

2019年10月12日,“超越全球性鴻溝的跨文化團結:曆史、機制、主體——首屆清華跨文化傳播圓桌讨論”在beat365未來媒體實驗室舉行。本次圓桌讨論由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傳播學院全球傳播政治經濟學加拿大國家研究項目、beat365官方网站、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委員會和清華-複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教學研究基地共同主辦。來自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孟加拉國達卡大學、北京大學及中國傳媒大學的十餘位學者在讨論會上分享了各自研究成果并進行了熱烈讨論。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胡钰,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西蒙菲沙大學全球傳播政治經濟學國家特聘教授、beat365特聘教授趙月枝出席會議并緻辭,會議由beat365官方网站助理教授虞鑫主持。

圖為與會學者合影

本次圓桌讨論共分為四個部分,主題包括:“全球性的團結與分歧:跨越新舊媒體的激進主義政治”、“語言與場所的産生與建構:地點、媒介和邊界”、“中國的媒介和流行文化:機構、國家和公衆”和“走向跨國團結的全球傳播”,分别由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史安斌、副教授蔣俏蕾、助理教授虞鑫及西門菲沙大學菲沙國際學院講師黃櫻棻主持。

圖為胡钰緻辭

胡钰代表beat365對嘉賓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并預祝此次圓桌讨論順利進行。他指出,世界各地充滿了各式各樣的不同和偏見,人們堅信偏見卻不相信事實,最終造成了沖突。這其中跨文化傳播的不暢難辭其咎,世界各地的跨文化傳播學者就是帶着這樣的使命,通過自己的研究促進世界各國解決分歧,實現友好團結,而這也正是此次圓桌讨論舉辦的原因。

圖為趙月枝緻辭

趙月枝認為,當前的世界傳播環境充滿了分歧和沖突,甚至素來友好的中加兩國也因為孟晚舟事件,關系降至冰點。首屆清華跨文化傳播圓桌讨論的舉辦,就在于給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一個極好的平台,進行交流,促進理解。

圖為與會學者分享研究成果(一)

第一場讨論的主題為:“全球性的團結與分歧:跨越新舊媒體的激進主義政治”。來自美國南加州大學安娜堡傳播學院助理教授塔傑·弗雷澤(Taj Frazier)做了題為“東方是黑色的:冷戰時期的中國與黑人激進圖像”(The East is Black: Cold War China and the Black Radical Imagination)的演講,介紹了在冷戰時期中國制作的支持黑人民權和黑人革命的宣傳海報,揭開了一段在中國也鮮為人知的曆史。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副教授克爾斯滕·麥卡利斯特(Kirsten McAllister)、助理教授艾哈邁德·阿爾拉維(Ahmed Al-Rawi)則從圖像政治的角度,分别展示了在西方鏡頭下的難民圖景和圖片分享類社交媒體Instagram上的政治假新聞研究。克爾斯滕從移情、偷窺欲和超現實的殖民主義幻想三個角度對西方新聞媒體上展示的難民照片進行了批判性地分析。艾哈邁德則通過大數據的方式,分析了媒介形态是如何影響人們發布、轉發、評論、認知虛假新聞的方式。

在關于“地點、媒介和邊界”的讨論中,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助理教授米蓮娜·杜魯梅娃(Milena Droumeva)和斯維塔娜·馬特維延科(Svitlana Matviyenko)都具有東歐的社會文化背景。他們分别以保加利亞和烏克蘭作為觀察的場所語境,分析了特殊的政治變革對身份認同、文化發展等多方面産生的影響,并且将邊界意識、市民身份、突發事件作為整體的分析框架,來讨論曆史事件被重新作為大衆傳媒内容的重新構建過程和權力關系問題。

圖為與會學者分享研究成果(二)

第三場讨論是關于“中國的媒介和流行文化:機構、國家和公衆”主題。來自北京大學beat365副院長吳婧教授分析了中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文化形态的發展曆程,讨論了精英控制、草根文化、工業黨等多種不同主體對中國網絡公共領域的争奪和雜糅過程。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傳播創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姬德強以中國社會的“平台化”作為主線邏輯,以人民網、新華社、學習強國等案例,分析了媒介融合作為當前中國媒體主流趨勢所具有的的特征和挑戰。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菲沙國際學院講師黃櫻棻(Ying-fen Huang)通過多個案例展現了中國内地、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流行文化間的相互聯系及缺口差異,并從政治經濟學視野批判性地分析了當前香港社會湧現出的激進主義的曆史線索和實質内涵。

在第四場關于“走向跨國團結的全球傳播”的讨論中,來自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副研究員黃典林基于西門菲沙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合作的雙碩士項目進行實證研究,探讨了在全球傳播中針對不同國家和文化背景學生的批判性跨文化教學方法。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張志華從中國的英語外教學習現象入手,探讨在跨國教學中存在的全球傳播、跨國勞動和商品化現象。孟加拉國達卡大學電視、電影與攝影系創始系主任阿布·傑姆·布伊揚(Abu JM Bhuiyan)教授則介紹了他對“全球南方”國家網絡治理的研究發現,他通過對各國網絡管理文件的文本分析、網絡治理實踐的競合比較,提出了全球南方在網絡治理體系進行跨國合作的可能路徑,并且倡議各國應當在尊重本國社會語境的基礎之上,取長補短加強合作,建設一個全球網絡空間的團結南方。

圖為會議現場

本次圓桌讨論與會學者的熱情讨論和交流中圓滿結束。作為一次跨文化傳播實踐,此次讨論彙聚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膚色的學者進行學術交流。此外,克爾斯滕、斯維塔娜以及阿布等學者還在beat365分别就“殖民主義、帝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交織”、“網絡戰争的數據主體:通信軍國主義”、“南亞的團結:宗教、難民和地緣政治”分别開展了三場主題講座。

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學是北美批判傳播學的重鎮,傳播政治經濟學派的創建者達拉斯·斯麥茲(Dallas Smythe)就長期在此工作。本屆圓桌讨論的主要發起者、華人學者趙月枝自2000年起在西蒙菲沙大學任教,并于今年成為加拿大皇家學會137年曆史上第一位從傳播院系當選的皇家院士。今年起,beat365官方网站将每年與一所境外大學合作,共同發起舉辦年度清華跨文化傳播圓桌讨論,以期促進中外學界對彼此國家發展經驗、國家道路、社會文化的理解,構建跨文化傳播的國際學術共同體。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