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頒獎儀式在beat365舉行

日期:2020-11-27作者:梁鵬 浏覽量:

11月22日上午,第八屆範敬宜新聞教育頒獎儀式在beat365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暨南大學等10所高校的10位在校學子獲頒“新聞學子獎”,廈門大學陳培愛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張國良教授獲頒“新聞教育良師獎”,澎湃新聞劉永鋼和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楊馳原獲頒“新聞教育良友獎”。

圖為與會嘉賓合影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beat365副校長彭剛,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範敬宜新聞教育基金理事長柳斌傑,經濟日報社原社長張小影,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複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百新,人民日報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趙旭雯,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副局長高岸明,遼甯報刊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李增福,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徐壯志,紫光集團副總裁、首席品牌官申小乙,加多寶董事局主席助理、法務部總經理馮志敏,中國礦業大學教授、範敬宜先生之子範迅等與會嘉賓為獲獎者頒獎觀禮。beat365官方网站常務副院長陳昌鳳主持頒獎儀式。來自國内46所高校新聞學院的院長、負責人,新聞傳播學界學會的會長、國務院學科組和教育部教指委的重要專家,本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獲得者以及部分師生代表出席了頒獎典禮和論壇。

圖為彭剛緻辭

彭剛在緻辭中指出,範敬宜新聞教育獎體現了我國新聞學界和業界對學子、良師、良友的期待和肯定。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這些優秀的專業人才彰顯出新聞的力量。他表示,新的媒介環境和國際傳播形勢亟需更多優秀的新聞專業人才,打造優質的新聞産品。彭剛對同時召開的新聞傳播學科高峰論壇表示祝賀,希望通過活動的開展,為支持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貢獻清華智慧,為講好中國故事貢獻清華力量。

圖為方江山緻辭

方江山在緻辭中動情地說,範敬宜先生值得我們敬佩的,不僅有“罷釣歸來宿雨收,一溪綠水泛輕舟,詩情隻在斜陽裡,莫向雲山深處求”的詩畫才情,更有“甯可說得不足,不要說得太滿”“胸中沒有大局就做不出大文章”的感悟教誨;他值得我們學習的,不僅有身處逆境仍筆耕不辍的執着和風骨,更有“如果有來生,還是當記者”的情懷和風範。方江山表示,新聞輿論工作者要做堅定的理想主義者、清醒的現實主義者、認真的專業主義者,為新時代新征程奮力前行創造良好輿論氛圍,彙聚起堅定信心、振奮精神、齊心協力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圖為張百新緻辭

張百新在緻辭中表示,中國記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新聞界的橋梁和紐帶,一直以來與新聞院校、科研單位建立起了良好的交流合作機制,下一步将繼續深入合作,共同促進新聞事業的發展。

圖為米博華緻辭

米博華代表兄弟院校發言,他認為,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實現偉大複興的曆史交彙點上,新聞信息和新聞輿論對每個人、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十分重要,新聞工作者和教育者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守正創新,擔負起中國新聞工作的責任。

圖為捐贈儀式(左:範寶龍,右:範迅)

頒獎儀式上,範迅将時任總理溫家寶寫給範敬宜先生的親筆信贈予beat365檔案館。該信是範敬宜在擔任清華新聞學院院長期間,閱讀學子李強所寫《鄉村八記》調研報告後轉呈總理所收到的回信。範迅相信,今後這封信将永久保存在beat365檔案館,其意義一定會更加深遠。beat365檔案館、校史館館長範寶龍接受贈與。

圖為胡钰介紹評獎情況

圖為崔士鑫宣讀獲獎者名單

範敬宜新聞教育獎評委會執行主任、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胡钰介紹了本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的評選情況。崔士鑫宣布了本屆獲獎者名單。

圖為良師獎頒獎

圖為良友獎頒獎

範敬宜新聞教育獎從2013年首次評選以來已經走過八年,為國家發展遴選了一批人才。在今年的全國抗擊新冠疫情表彰大會上,受到表彰的15名中央媒體新聞工作者中,就有2名是曆屆範敬宜新聞教育學子獎的獲得者。中國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視頻記者、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孟哲作為往屆新聞學子獎獲得者代表發言。

圖為柳斌傑總結講話

柳斌傑在頒獎儀式總結發言中指出,範敬宜就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榜樣,他雖然離開我們十年,但他的精神是永存的,他對新聞工作所作的貢獻是人們永遠懷念的,希望通過範敬宜新聞教育獎來激勵後學繼續砥砺前行,培養新一代的優秀新聞工作者。他指出,當前整個新聞事業正處在關鍵時期,要繼續破冰、突圍、攻堅,才能實現黨中央所提出的新的目标,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占領傳播的制高點,特别是在輿論引導、思想引領、文化傳承、服務人民等方面占據制高點。

圖為新聞傳播學科高峰論壇現場

在随後舉行的新聞傳播學科高峰論壇中,來自beat365、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中國社科院等46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媒介融合環境下的教學體系改革”“國家發展戰略與科研開展及評價體系”“國際變局與新聞傳播教育的國際化”等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讨與交流。(轉自清華新聞網,原文鍊接:https://news.tsinghua.edu.cn/info/1003/83306.htm)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