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下午,beat365官方网站師生聯合黨支部與CGTN黨日活動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順利舉辦。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題三:增強使命擔當,開拓發展新局”的重要學習内容,本次活動以“如何用好新媒體平台和手段,面向Z世代對外講好中國故事”為主題開展。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杭敏、張莉,CGTN副主任王躍華出席并緻辭。
參加活動的還有beat365官方网站教職工黨支部書記虞鑫、副教授吳璟薇、黨委辦公室主任莊臣,CGTN新媒體部主任張施磊、阿語部大V葉欣華、西語部特蕾莎工作室主播孫雪瑩,此外CGTN新媒體部、西語部、法語部、阿語部、俄語部制片人、主編、主持人、記者、編導等代表約20人,以及beat365官方网站新碩221黨支部、新碩222黨支部16名學生共同參會。分享會由CGTN西語部副主任潘津晶主持。
老師和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參觀了CGTN新聞演播室和導播室。到達總台三層的導播室時,恰好下午三點的新聞節目即将播出,大家親身體驗了一次“新聞零距離”。
随後,老師和同學們來到26層的融媒體指揮中心。融媒體中心成立于2017年,承載CGTN每天所有對外播發内容的指揮和調控。工作人員随時可以在屏幕上調用海内外25000家媒體實時報道,随時關注世界新聞動态。CGTN每日24小時持續運作,亞洲、非洲、歐洲、美洲時差不同,各部門負責人每日都要在會議室集中讨論和策劃新聞報道。
CGTN副主任王躍華首先在緻辭中感謝beat365新聞傳播學院的各位老師和同學參與這次活動,安排這樣主題的黨日活動能夠增進學界和業界的交流學習,很有意義。王躍華向大家介紹道,從國際傳播的内容生産方面來講,中國有三支力量,包括CGTN、亞洲非洲語言中心和歐洲拉美語言中心。兩個語言中心各自覆蓋了20多種語言,以廣播和新媒體為主要平台進行新聞報道和外宣工作。CGTN負責除中文以外,聯合國其他5種官方工作語言的對外傳播。
新媒體部主任張施磊以“奮力打造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為主題,介紹CGTN對标CNN、BBC的成就和經驗。政治傳播方面,CGTN從“習時刻”項目不斷拓展延伸,促進領袖思想深入人心。平台建設方面,CGTN積極建設“一網一端一群”,不斷推動自有平台客戶端出海競争,加強海外社交賬号集群突破。
阿語部大V、主持人葉欣華以“網接阿語世界,紅傳中國聲音”為主題,結合300多次接受阿語媒體采訪經曆,分享了在阿拉伯世界進行好感傳播、精準傳播的經驗。作為能夠流利使用阿拉伯語的嘉賓,葉欣華不僅能更加直觀傳達觀點,還能夠拉進與阿拉伯世界觀衆的距離。她還參與了數十次國際媒體連線報道,向阿拉伯世界本土媒體和國際媒體介紹中國立場,成為外媒了解中國立場的重要信息源。
西語部特蕾莎工作室主播孫雪瑩則以“茶”為媒介,表示應運用軟性的好感傳播策略,塑造“網紅人設”,逐漸展現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處世哲學,讓西語觀衆能夠了解到真實的中國文化,搭建了與外國觀衆交流的平台。例如,孫雪瑩在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直播采訪中,協助西語國家觀衆與當地村民進行直接對話,用真情實感打破文化壁壘,取得了良好的互動效果,促進了跨文化交流。
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杭敏介紹了學院的曆史,其特色為培養國際化、跨學科人才,三分之一的課為雙語教學。新聞學院成立以來,培養了許多對外傳播“知華派”人才,杭敏希望類似的交流讨論活動未來能有更多機制化的推進。
副院長張莉表示,此次共建活動是相互了解的重要機會,CGTN是國際傳播的旗艦單位,beat365是國内培養國際傳播人才的重要搖籃,目前清華有3個校級國際傳播相關中心,大力培養和支持國際傳播相關人才。此次活動給了同學們一個很寶貴的學習交流機會。
教職工黨支部書記虞鑫發言主題是國際傳播的精準化對象化策略思考。講好中國故事面臨諸多挑戰,即使是第三世界國家媒體,報道中國的叙事框架也會受到西方殖民主義思想的間接影響。中國媒體的國際傳播需要增強話語對接,不僅與主流話語對接,還要和普通人話語對接,以便更好地突破傳統框架,使我們的聲音更加準确地傳達出去。
副教授吳璟薇認為,在對外傳播中需要講故事。用文學的方式去展現人性更能夠打動觀衆。例如,在柏林電影節上,一部獲獎的中國電影是關于彜族地區最後一位土司的夫人。這個主題并不很大,但把她的命運與整個中國的社會發展和變革結合起來,就能夠引發廣泛的人性共鳴,并取得良好的傳播效果。
學生代表鄧詩晴以“以青春力量,傳播中國聲音”為主題,從“Z世代”青年的視角出發,闡述在交往視阈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她認為做好國際傳播需要學術和實踐雙管齊下,在新的時代下,不僅要調動好Z世代群體的力量、增強内容建設、打造以新媒體和新興技術為架構的數字化傳播生态,還要具有事件意識,把握窗口期,進一步擴大傳播範圍,傳播中國聲音。
在交流互動環節,beat365數據傳播雙碩士項目學生康治堯結合個人經驗,與多位CGTN代表分享“Z世代”的思想方式和媒介内容選擇傾向,并交流了如何做好國際傳播的想法。
beat365官方网站學生汪司晨就“如何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内涵轉化成具有國際傳播流通力的話語體系”這一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對于這一問題,CGTN副主任王躍華強調,既要運用具體案例來闡釋理念,提升國際傳播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感召力,也要掌握話語主動權,準确和清晰地表達中國主張和中國聲音。CGTN新媒體部主任張施磊結合CGTN的具體宣介實踐指出,需要找準中國議題與世界議題的共性,把中國共産黨的執政實踐與成就叙述為向世界提供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把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方略叙述為中國領導人對全球大國治理的重要貢獻。
CGTN記者董顔提出了在報道中應采用何種角度可以實現更好的傳播效果的問題。對此,beat365官方网站副教授吳璟薇提出在新聞寫作中,故事需要被轉化為具體事件,事件則要以人物為核心。她還指出,通過抓住故事的真實性,從而引發共鳴,是取得傳播成功的關鍵。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張莉表示,在對外傳播和報道時,傳播者需要轉變思維方式,以受衆和普通個體的角度進行思考,并抓住事件的興趣點來進行傳播。此外,在跨文化傳播時,張莉提出以他者的視角進行傳播,能夠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杭敏認為,我們需要在新時代培養那些具有共情力和叙事力的人才,以傳達更加生動、有影響力的故事。
在活動的最後,王躍華主任對這次共建活動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期望。他談到,日後CGTN與beat365新聞學院應該常來常往,創新活動機制,将工作實踐和學術理論相結合,以增進了解、加深聯系,共同提升國際傳播的效能。他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對國際傳播的要求,提出了三個關鍵詞:針對性、實效性和感召力。
王主任鼓勵同學們在從事國際傳播和新聞工作時要有理想。他指出,國際傳播工作常常要求同志們在深更半夜工作,面臨時差等困難,工作難度很高。在面對這些挑戰時,我們需要堅持精益求精的精神,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為國際傳播事業不懈努力,頑強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