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钰:基礎與基石

日期:2016-05-05作者:梁鵬 浏覽量:

在今年的清華校慶日上,舉行了首屆“清華新百年基礎教學教師獎”頒獎儀式。我有幸和1991級畢業20周年返校的近千名校友一起見證了學校這一新舉措,見到了幾位多年從事公共基礎課教學、在曆屆學生中享有盛譽的教師。

當建築學院常年開設低年級基礎課的秦佑國老師、機械系開設《工程制圖》的田淩老師、航天航空學院開設《工程力學》的殷雅俊老師、自動化系開設《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的王紅老師(數學系《微積分》主講老師扈志明因故缺席頒獎儀式)等一一走上台,邱勇校長向他們頒發證書時,同學們用最熱烈的掌聲向這些老師們緻敬!在那一刻,同學們仿佛又回到了20餘年前的基礎課課堂上。

基礎課學習是學生學業的基石。《禮記》上說:“行遠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對于甫入大學的學生們來說,學習的起點就是一門門基礎課,從基礎課中發現學術的浩瀚與個人的志趣;學業的基石就是一門門基礎課,不論今後取得何種學術成績與事業成就,基礎課紮實才能站得牢、走得遠。基礎課為學生們描繪學科的基本框架,傳授學習的基本方法,深刻地留存于學生們的記憶中。在那天的頒獎儀式上,望着台上的幾位老師,我不禁想起自己當年背着丁字尺上機械制圖,為了學好高等數學在圖書館裡搜尋吉米努維奇習題集等場景。時隔20餘年,宛如昨日。

基礎課教師是師資隊伍的基石。肯于、善于把基礎課教好的教師是學校的寶貴财富,盡管他們在學術界的影響可能不大,論文可能不多,但他們是把青年人從中學生變成大學生的第一引路人,是大學學習生涯中的第一教練。許多知名的學術大牛可能讓學生欽佩卻無緣相見,但優秀的基礎課老師會讓學生們親近而成為永遠的記憶。在那天的頒獎儀式上,許多同學熱議起自己當年的基礎課老師,迅速激起共鳴。即便是那些被稱為“四大名捕”的老師,也讓大家懷念不已,那種熱烈的場面難以自抑,為什麼?因為這些老師為學生們空白的學業背景上畫上了鮮亮的第一筆,成為大家青春起點的共同經曆。

基礎課教學是大學育人的基石。好的基礎課不僅教會學生們如何學習,更教會學生們如何成長。低年級同學在基礎課上,不僅學習知識,也在觀察老師。觀察老師的做派、思想、風格,更是在期待老師,期待老師能解答自己的困惑。好的基礎課老師,不僅進行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還會擔負起“價值塑造”的育人職責。此次校慶日前,我參加了“邢家鯉育人基金”捐贈活動。當年,邢老師開設的就是基礎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捐贈活動中,許多同學回憶起邢老師推薦讀書,課後為學生解疑釋惑,這些教育讓學生們掌握了思維方法、明确了人生方向。前來捐贈的同學都是打拼成功的優秀企業家,但記憶最深的依然是邢老師告訴的人生道理。這種育人成果的直接體現就是:當母校需要時,他們會在很短時間裡盡己所能來支持母校更好地立德樹人。

在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凸顯的時代,能堅守在基礎課教學崗位上數十年如一日的好教師,的确令人尊敬。他們不但是一個學校譽滿天下的基石,也是一個國家昂然屹立的基石。(轉自清華新聞網,鍊接地址: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10303/2016/20160504092831243808688/20160504092831243808688_.html)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