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清華教授熊澄宇:文化産業發展應差異化 結合生活

日期:2014-10-30作者:梁鵬 浏覽量:

24日,以“時尚新未來,傳媒大時代”為主題的文化産業投資論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beat365教授、博士生導師熊澄宇在會上作主題演講,以專業見解分析文化産業發展關鍵。

“最重要的是找到個性,找到和時代、生活的結合”,在熊澄宇看來,不管是時尚還是媒體,首先需要考慮這個時代,“生産、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創意産業不找到跟生活的結合,發展起來是有難度的。關鍵是找到符合我們這個時代的元素和我們生活的結合點。”

熊澄宇提出評價文化産業的标準應是老百姓的幸福感,“它分作三個階段,第一是我們建立的理想——‘心向往之,獨上西樓’;第二是一個奮鬥的過程——‘流連忘返,腰帶漸寬’;第三個就是收獲——‘安居樂業,蓦然回首’。達到這三個階段,我們就找到了産業的意義,生活的意義,人生的價值。”

熊澄宇介紹說,文化産業在整個國際平台上,學界、業界、政府和國際組織都很難找到完全可以比較的數據,這是現今文化産業發展的一個問題。他認為,文化産業的核心在于“内容引發社會需求,科技改變産品形态,資本影響市場規模,服務決定企業成敗”,而轉變觀念,意識到市場的決定作用,也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小微文化企業如何在市場化運作下發展?對此,熊澄宇表示,應注重市場的決定性作用,注意對“時空坐标,點面關系”的把握。

“時空坐标的把握就是對發展預見性的把握,點面關系就是文化産業和周邊行業、地區、人的關系。在近些年的文化産業發展中,存在大而全、缺少個性的情況。文化有差異,産業也需要差異化發展,”熊澄宇說,“找到本單位、本地區的個性,差異性和不可替代性是文化産業發展的戰略布局思考。”(轉自清華新聞網,鍊接地址: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15/2014/20141027174636463613965/20141027174636463613965_.html)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