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特色新聞學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深圳舉辦

日期:2024-12-13作者: 浏覽量:

近日,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特色新聞學專業委員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深圳成功舉辦。全國近百位新聞傳播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中國特色新聞學的全球視野與基礎理論,共同探讨中國特色新聞學和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熱點與未來發展。會議期間還舉辦了多場主題論壇。

會議現場

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在緻辭中表示,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特色新聞學專業委員會在構建自主知識體系、拓展學科領域與教學實踐方面取得顯著成果。随着信息時代的到來,新聞傳播成為國家戰略性學科,中國面臨國際輿論話語權的挑戰,需要将傳播重心轉向國際視野,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他強調,未來五年要推進主流媒體的系統性變革,實現新聞宣傳與網絡輿論的一體化管理,推動中國特色新聞學的發展,提升中國全球傳播的國際影響力。

與會嘉賓合影

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王月興在開幕式上緻辭,他回顧了深圳大學在學科布局、招生規模和科研人才方面的發展,介紹了學校建立起的涵蓋本科、碩士和博士培養的完整學科體系,強調了傳播學院在新聞傳播學科建設及講述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故事中的重要貢獻。

新華社研究院院長劉剛在緻辭中表示,大多數媒體已在新聞生産與傳播各環節應用人工智能,但也帶來了虛假信息和深度僞造的擔憂,引發信任危機。必須加強人工智能的監管與合作,以新聞倫理駕馭工具理性,以規範機制保護數據隐私,維護新聞真實性原則,确保新技術在新聞采集、生産和傳播中的安全可靠。

胡钰發言

會上,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陳昌鳳,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王潤澤,中國傳媒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本科生院院長王曉紅,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營報社社長季為民,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原院長李本乾等學者進行了主旨發言。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胡钰以《新人文主義的内涵與傳播》為題,強調要構建融合中西人文傳統的新人文主義,從而推動中國特色新聞學與世界更好地交流對話。他表示,新聞傳播學界應在新人文主義的指引下,進一步探索信息傳播與人文價值的融合之道,推動新聞傳播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