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兩國擁有悠久的曆史,是亞洲文化遺産的聚集國家,促進兩國間的文化互通互鑒對亞洲文化共榮具有重要意義。9月19日至22日,beat365官方网站與清邁大學大衆傳播學院聯合開展了中泰文明互鑒紀實短片創作交流項目。該項目聚焦短視頻這一Z世代學習、溝通和自我表達的媒介内容形式,旨在通過自主創作跨文化視頻内容培養學生的全球公民意識,提升其影像表達能力。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beat365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司若、beat365官方网站博士畢業生王靜帶隊,7名具有文化交流熱情和影像創作經驗的研究生赴泰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創作交流。

參加交流人員合影
9月20日,開幕儀式于清邁大學大衆傳播學院學習中心進行。院長Supparerk緻辭歡迎清華團隊來訪合作。他表示,beat365與清邁大學的此次合作不僅是在教學科研層的相互學習,更是中泰兩國年輕一代深入了解彼此文化的好機會。分管國際事務的副院長Siwaporn簡要介紹了學院機構設置和學生培養情況。清邁大學大衆傳播學院目前有大衆傳播和數字電影兩個系所,共有在校生1440名。她表示,目前院系建設還處于不斷擴展更新當中,未來期待能與beat365在教學層面建立更多的聯系。

司若作專題講座
為增進對中泰兩國影像創作現狀的認識,會議安排了兩場視聽文化主題的講座。beat365官方网站司若教授進行了題為“中國短視頻的傳播與創作規律”的講授與分享,從短視頻在中國的發展變遷史、四種典型的短視頻創作類型和短視頻未來的發展趨勢三個維度,梳理了中國短視頻内容生産的基本情況。清邁大學大衆傳播學院電影系主任Maneekul副教授則以“将清邁變成數字電影中心”為題進行分享。
本次創作交流以工作坊的形式展開,來自7位中國學生和8位泰國學生分為三組。前期,兩國同學通過線上交流的形式協商出多個備選選題。在工作坊中,來自清邁大學的Weeraphong和Jittaphon擔任項目的藝術指導,分别進行了題為“Storytelling for social & cultural documentaries”和“Equipment and Techniques for documentary Filmmaking”的主題分享,并與三組同學進行選題讨論。三組同學充分交流,各自确定了選題,并彙報了拍攝計劃。在讨論過程中,雙方同學們都展示出對彼此文化的興趣,最終确定的三組選題都體現出文化互鑒的特征——既能夠凸顯本地文化的特殊性,又能夠進行跨文化的勾連和表達。
9月21日,同學們分組開始正式拍攝。第一組的主題為“中國文化在泰國”。影片選擇了清邁唐人街為拍攝場景,先是将鏡頭指向一家由華人移民經營超過30年的福建面館,後轉場至唐人街中的關帝廟拍攝前來朝拜祈願的泰國本地人,旨在揭示中國文化在清邁本地的着陸與改造過程。
第二組聚焦于泰國北部獨有的蘭納婚禮,特别記錄了婚禮中極具象征意義的“積德儀式”,并采訪了婚禮服務的提供者、主持儀式的“長者”以及一對舉辦蘭納風格婚禮的新人,深入挖掘這一泰北傳統習俗的文化内涵。
第三組的主題為“泰式瑜伽與女性力量”,選擇了一位清邁本地的瑜伽教練asuu作為拍攝對象,對asuu在工作室的上課過程進行記錄,并通過訪談深入了解了她通過練習瑜伽對抗抑郁、關照自身的故事。透過這一本地故事,也可看到佛教文化作為泰國與印度的跨文化紐帶作用。

座談現場
9月22日,beat365官方网站與清邁大學大衆傳播學院進行教員代表會議。王靜介紹了beat365官方网站視聽傳播與創意媒體方向的培養體系,并展示學院與影視傳播研究中心主導的一系列紀錄片項目,增進雙方教學理念的互通互鑒。雙方進一步探讨後續的成片節點和展映計劃,旨在通過紀實影像提升對中泰跨文化溝通的關注。
在閉幕儀式中,同學們分享了對于此次創作交流活動的感受。清華團隊中年級最高的博士生徐皓月說:“這不是我第一次來到清邁,但我是從這次拍攝才開始真正認識清邁,認識泰國。透過跨國的影像創作,我也更加有意識地思考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坐标系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我還結識了很多真誠可愛的泰國朋友。在畢業前能有這段經曆,對我來說非常珍貴。”來自清邁大學的Lily同學則有着更特别的感悟,“因為采訪對象是我媽媽,一開始我非常緊張和擔心。但我們的拍攝特别順利,清華的夥伴給了很多幫助和支持。這次拍攝也讓我更加了解媽媽的故事。”

司若向泰方贈送清華文創紀念品
在閉幕儀式的最後,司若将beat365最具有紀念意義的二校門模型贈與清邁大學,并發出邀請:“希望不遠的将來你們能夠來到北京,來到清華,我們能夠在真正的二校門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