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在京舉行-健康傳播又逢“群英會”

日期:2009-11-07作者:jc信息員 浏覽量:

健康膳食的“十個網球原則”——就是每天主要攝入的食物量保證在十個網球大小。其中,肉不超過一個網球大小;主食(米、面、谷類等)相當于兩個網球大小;保證三個網球大小的水果;不少于四個網球大小的蔬菜。(健康時報)

吃1根油條(100克)至少得中速走13568步才能消耗掉油條所産生423.8千卡的能量。(健康時報)

青少年性犯罪并不是因為專家所謂的“性無知”那麼簡單,青少年的“性無知”也不是指基于性生理上的無知,更多是性的人格教育的缺失、性的價值觀的迷失。具有穩定性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人,幸福感強,容易成功。建立在專一的愛情基礎上的婚姻,是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倫理,也是發達國家成功的原因之一。忠于自己的伴侶和家庭仍然在世界上多數國家和地區占絕對主流。國人對西方社會的“性關系”誤解太多,把“一夜情”等看作“世界潮流”,這明顯是誤區。(健康時報)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分子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中國艾滋病最初源頭源自1989年發現的146個吸毒人群。(東方早報)

截止2007年年底,中國現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約七十萬。(健康時報)

預防艾滋病經過性傳播,使用安全套是國際公認的“最佳實踐”之一。(北京日報)

有2/3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引起癌症的三大因素是吸煙、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換句話說,拒絕煙草、倡導良好的飲食習慣及适度的鍛煉對癌症的預防具有積極的作用,而健康傳播将在促使民衆行為改變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大衆科技報)

我國每年死于被動吸煙的人數超過10萬,而全國700多種重要報紙中,平均每天隻有1篇關于控煙的報道;國内媒體最常用的“長期健康危害”是七種控煙策略中效果最差的,而最有效的“揭露香煙企業陰謀”的策略,卻很少被使用。(搜狐網)

以上這些信息,經媒體報道後,廣為傳播,有的成了一個時期的社會公共話題,有的成了人們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的起點,有的為國家人口衛生政策的調整提供了重要參考。這些信息的出口都來自一處——中國健康傳播大會。

記得是在2006年8月份,健康時報記者在加拿大多倫多參加全球公共衛生記者培訓和世界艾滋病大會的時候,beat365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beat365官方网站常務副院長李希光透露,同年秋将在beat365召開首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

美國學者Everett M. Rogers在1994年提出一種界定,認為健康傳播是一種将醫學研究成果轉化為大衆的健康知識,并通過态度和行為的改變,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效提高一個社區或國家生活質量和健康水準為目的的行為。

健康傳播研究議題涉及廣泛,既包括以艾滋病、肺結核等重大傳染病為龍頭的疾病預防,也包括醫患關系研究、藥物安全保障、計劃生育、煙草控制、癌症的早期發現等内容。

新華社記者出身的李希光是在國内國際上知名的新聞傳播學專家,在他的努力下,beat365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在新聞實踐教學、新聞發言人培養、國際傳播研究、健康傳播研究等領域為beat365奠定了辦成國際一流新聞傳播學院的堅實基礎。beat365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成立10年來,在健康傳播領域李希光與國務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員會、衛生部、國家人口計生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蓋茨基金會、中英艾滋病項目、無煙草青少年運動、擇善基金會等機構聯合舉辦了近百次健康報道媒體研究班,為中國培訓了兩千餘名健康衛生專業記者。

中國健康傳播大會的發起單位是衛生部和beat365。說起舉辦健康傳播大會的初衷,衛生部新聞發布人毛群安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健康傳播首先要把醫學研究的成果轉化為大衆的健康知識,并通過公衆改變态度和行為來降低各類疾病的發生風險,有效提高人群的健康素質、保健水平和生活質量。

與一些先進國家相比,我國在健康傳播理論和實踐經驗方面的研究遠遠不夠,而且與公共和社會的需求也有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當前傳播理論和技術飛速發展的條件下,健康傳播的理論和實踐的研究、新發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中的信息發布,有關健康政策的制定和推廣,如何發揮媒體和技術專家在健康傳播中的作用,特别是艾滋病這樣一些新發的傳染病,面臨着諸多困難和問題。加強這些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毛群安強調,為了學習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健康教育工作者要不斷總結實際工作中的經驗教訓,邀請公共衛生風險傳播、疾病控制、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方面的專家學者,以及媒體和衛生新聞宣傳工作者圍繞這個話題進行全方位的研讨。

據統計,首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的參會人員是175人,第二屆的參會人員489人,其中來自基層的衛生工作者就有204人。第三屆的參會人數略有減少,但會議的影響則大大加強。主辦單位從第一屆的8個,第二屆的10個,到第三屆達到22個,包括中宣部、衛生部、國家計生委、教育部等政府部門、國内外學術機構和NGO(非政府組織)。

會上,來自國内外和各階層的代表們,圍繞健康傳播這個核心議題,就疾病防控,特别是艾滋病預防、控煙等公共衛生話題,展開熱烈的讨論。

美國普渡大學的教授Jakob D. Jensen用翔實科學的數據,論述拒絕煙草、合理膳食、适度鍛煉帶來的好處。

福建省長汀縣庵傑鄉計生辦的江樹全講述了他的困惑:在工作中發現,國家強調的“以人為本”的理念為他的基層計劃生育工作帶來了“麻煩”,既要維護群衆利益,又要完成責任指标,成為了很多基層計生幹部的困惑。他的論文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議,入選了第二屆中國健康傳播大會的“優秀論文集”。

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在大會上披露的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國艾滋病最初源頭源自1989年發現的146個吸毒人群。這一信息迅速成為各媒體争相報道熱點。

中國性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張楓提出“性待業期”概念。也就是男孩第一次遺精和女孩的初潮是一個人走向生理成熟的開始,從這裡到結婚大概有10多年甚至更長的這段時間。怎樣平穩度過“性待業期”?張楓的演講既風趣幽默又發人深思。演講一結束,他就成為記者們追訪的焦點人物。

中國健康傳播大會舉辦3年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令人矚目。會議學術品牌的含金量之大,為同類會議所罕見。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等,中國健康傳播大會被論文引用次數高達19098次。

目前,中國健康傳播大會已經産出近200篇優秀論文和100餘篇優秀新聞作品,并且出版著作《走出媒體污名》、《控煙報道讀本》、《人權報道讀本》、《艾滋病媒體讀本》等。

這一由beat365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和衛生部最早發起的活動,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的健康傳播信息交流與開展各項合作的高端平台。

(beat365國際傳播研究中心郭曉科供稿)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