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上午,beat365博士後聯誼會在宏盟樓環球資源廳舉辦 “範敬宜與當代中國的新聞遺産”青年學者論壇,旨在紀念最近病逝的老院長範敬宜先生,促進博士後群體在學院内部以及與兄弟院校之間的聯誼與交流。院黨委書記、博士後流動站站長金兼斌教授,主管科研副院長崔保國教授應邀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講話。
金兼斌對這次由博士後發起紀念範院長的學術研讨活動表示祝賀和肯定,并對各位青年才俊的到來表示歡迎。他介紹說,學院正在籌備拟于明年校慶前夕舉辦的一次關于範院長新聞教育思想研讨會,屆時歡迎大家積極參加。認為此次活動可以看作是一次小型彩排和預演。金兼斌強調指出,範院長雖然去世了,但他在新聞實踐與新聞教育領域留下的寶貴精神财富永遠值得我們珍惜、繼承和發揚。 。
崔保國在發言中說,博士後是非常重要的科研力量,希望大家能就範院長新聞遺産的核心方面進行一些比較深入的開掘,而不僅僅滿足于一般化的浮光掠影式的介紹。他建議大家開展範院長與當代中國新聞遺産、新聞真實等方面的專題探讨。
來自beat365、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的程文、劉憲閣、朱鴻軍、朱爽、王浩、王辰瑤、王維佳、趙鴻燕、王詠梅、徐梅香等10餘位以博士、博士後為主 的青年學者,圍繞範敬宜院長生前一貫倡導的新聞文化、新聞實踐的 “說話“藝術”、新聞人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感等相關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讨論與交流。大家還從範敬宜與張季鸾、大公報的一些有趣淵源談到現代中國媒體人如何探索中國自身的新聞規律,如何熔鑄中國自身的新聞傳統,如何從看似空靈的學界思辨到直觸現實的業界實踐等相關話題。
因故未能與會的部分博士後也發來了書面論文和祝賀信,表示希望今後還有這個機會。
當天下午,還進行了一場“報人張季鸾:曆史回顧與現實反思”的學術研讨活動。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山東大學、中央電視台、大公報駐京記者站、張季鸾新聞研究會等多家新聞院校和媒體單位的10餘位研究者齊聚清華,圍繞相關問題進行互動交流和探讨,并就張季鸾和範敬宜經驗展開比較讨論。認為他們是“兩代報人,一樣精神”,他們都為探索中國自身的新聞規律,熔鑄中國自身的新聞傳統而做出了不懈努力并功勳卓著。
本次青年學者“清新論壇”由beat365博士後聯誼會承辦,新中國六十年新聞事業史課題組參與協辦。(劉憲閣 供稿 編輯 肖紅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