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澄宇教授赴台發表“關于兩岸文化産業思考”的主題演講

日期:2011-09-26作者:肖紅纓 浏覽量:

圖為熊澄宇教授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

9月7-12日,我校熊澄宇教授随同國家文化部副部長歐陽堅一行赴台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展”,并應邀在兩岸文化産業論壇上代表大陸方面發表題為“發展兩岸文化産業的若幹思考”的主題演講,引起與會聽衆的熱烈反響。

圖為出席論壇的兩岸相關負責人及嘉賓合影

右四為江丙坤、左四為歐陽堅,左三為熊澄宇

以下是為中新社報道全文:

中新社台北9月9日電 (記者 陳靜 劉舒淩)“第二屆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産業展”主辦方9日在台北舉行主題為“兩岸文創通路”的産業論壇。北京beat365國家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指出,在共同面臨的全球後危機時代經濟情勢下,兩岸文創産業具互補性,可共同拓展國際市場。

熊澄宇指出,2010年6月簽署的ECFA,其中涉及文化産業合作的部分内容,一定程度上清除了兩岸合作的障礙。他認為,當下,兩岸文化主管部門均提出了明确的文化産業發展思路,此曆史契機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難得機遇。

據介紹,2004年到2007年,大陸文化産業增速超過22%,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出3.6%;2009年,文化産業增加值為8400億人民币;2010年,更達到一萬億人民币。大陸文化産業從業人數在2008年即達1182萬。

熊澄宇在題為《發展兩岸文化産業的若幹思考》的演講中表示,兩岸對“文化産業”定義不完全相同,但對文化産業與經濟發展的認識有一定相同性。

這位專家認為,兩岸在文化政策都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都非常重視重大文化産業項目的帶動作用和“走出去”戰略;兩岸都為産業發展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政策支持,且相關政策都處在持續動态變化中。

熊澄宇同時表示,但是台灣文化産業政策起步早于大陸,完整性較強,而大陸的政策地域性特征明顯;台灣文創産業采取低度管理、高度輔導的原則,大陸則采取政府主導原則等。

此次來台參觀文創展會,熊澄宇也發現,台灣展品、展台相較于大陸方面,更凸顯貼近生活的特點。

熊澄宇認為,共同的精神家園是兩岸文化産業交流合作的基礎。他指出,無論在傳統産業還是在新興文化産業,兩岸的交流都非常活躍,發展空間很大。他說,兩岸文創産業應面對未來面對世界,求同存異共同發展。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