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首屆中法媒體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兩國的主流媒體負責人、政府官員和專家學者出席論壇。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史安斌教授出席本次論壇,并接受媒體專訪。史安斌 從一個學者的角度,結合清華新聞學院教學和科研的實踐,探讨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關系及發展路徑,特别是對于新聞傳播的教育和研究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2月12日,參加首屆中法媒體論壇的法國媒體代表走進清華園參觀訪問,并與beat365官方网站的師生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本屆論壇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法國駐華使館共同舉辦,由中國五洲傳播中心和法國中國學院承辦。以下是專訪全文:
全球新聞傳播時代 引入國家品牌行銷
2012年2月12日,參加首屆中法媒體論壇的法國媒體代表走進清華園參觀訪問,并與beat365官方网站的師生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史安斌在第二天的首屆中法媒體論壇上,從一個學者的角度,結合清華新聞學院教學和科研的實踐,探讨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關系及發展路徑,特别是對于新聞傳播的教育和研究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國新網:當中國選擇主動融入全球新聞傳播的話語場,你認為我們的外宣也應該升級為更具想象力、更符合新聞傳播規律的對外傳播國家品牌行銷,我們怎麼理解國家品牌行銷,我們應該具體從哪些方面去實踐?
史教授:我想國家品牌行銷這個理念,實際上跟我們近年來倡導的對外傳播這個理念是不矛盾的。實際上現在傳播這個詞,已經是深入人心。因為我們過去長期以來提的是對外宣傳,而宣傳更多是一個傳統媒體時代單向度的信息傳遞,傳播強調的是雙向甚至是多向的這種信息的互動,所以國家品牌形象實際上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提出來。那麼國家品牌行銷可以從多方面來做。一個就是我從媒體的角度,另外從文化的角度,還可以從價值觀的角度,來塑造一個國家的品牌。因為我們過去說的是國家的形象,國家形象相對來說是一個比較固定的這樣一種認知。但是國家的品牌相對來說是一個動态的這樣一個概念。
所以我們可以說塑造一個品牌,就像我們塑造一個商品的這個品牌一樣,那麼國家也像一個消費品,一個商品一樣,可以塑造出一個品牌。這幾年我們國家在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對外傳播戰略是一個大的工程。所以把國家品牌行銷這個理念引入,像我們的鄰國韓國、新加坡,還有像英國等這幾個國家,都是這幾年重新塑造國家品牌做的非常好的例子。所以我們應該在這個方面把國家品牌行銷這個理念,引入我們對外傳播的這個戰略建設當中。
國新網:通過首屆中法媒體論壇的交流,您分享了哪些觀點和經驗?
史教授:國新辦給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就是讓我們師生跟首屆法國媒體代表團,做了一個交流。他們昨天到我們學校進行了參觀和訪問。而且進行了非常直接的面對面的這樣一個交流。我自己的感受是,這種面對面的交流非常必要。因為我們對于法國媒體的了解,對于法國同行的一些認知,可能跟我們實際上在平常通過自己的一些想象或者通過其他渠道的了解,跟這種面對面直接的溝通還有所差距。對此,法國的同行也是同樣的感受。比如說昨天他們到清華第一個感受是,清華的新聞學院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外國學生?而且還有會說法語的外國學生?當然很遺憾,我們還沒有從法國來的留學生。但是有三位是從法語國家來的留學生。這令他們非常驚訝,他們說:你們為什麼要到中國來學新聞?法語國家來的留學生回答說:他們覺得中國現在的新聞改革非常活躍,無論是中國新媒體的發展,還是傳統媒體的發展,都非常活躍。所以他們認為中國是一個學習媒體最好的一個地方。
在這樣的一種互動之下,我們增進了雙方的了解。我的印象中,這是中法媒體第一次進行對話,而且有這麼多的法國媒體界的朋友到我們新聞學院來進行參觀和訪問,跟我們年輕一代未來的記者們進行對話。這件事本身讓我覺得就是一個創舉,所以我個人最大的體會就是這種直接的、面對面的交流,它在跨文化的傳播中起到了一種無可替代的一個作用。
國新網:非常感謝。
國務院新聞辦官網:http://www.scio.gov.cn/ztk/dtzt/70/7/201202/t11026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