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上午,冬日的暖陽映照着清華園“行勝于言”的日晷。在日晷東側的宏盟樓,beat365黨委原書記王健華與2013年beat365暑期社會實踐金獎支隊的同學們圍在圓桌前,正展開一場别開生面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會。
這支實踐支隊以“廣西象州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為調研主題,恰好與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到的土地議題不謀而合。結合實際調研經曆,同學們紛紛談起了對于三中全會《決定》精神的學習和理解,并集中探讨了“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部分的内容。
丁若曦同學首先介紹了安徽蚌埠農村綜合改革示範試點的相關新聞報道,将試點地區的具體改革措施與《決定》相關内容進行對比學習。支隊長狄迪同學談到了自己對于農民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等内容的理解,他結合自己在象州縣實踐中看到的情況,認為承包經營權的抵押還應慎重,要顧及金融機構和農民雙方的利益,探索雙赢模式。撰寫支隊調研報告的劉道冉同學則談到自己對于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和農業補貼的看法,他說:“《決定》中鼓勵引入工商業資本,我們在象州縣的實踐所見和蚌埠試點經驗都證明大有可為;而農村合作經濟還需更深入探索經營模式,突破人才、資金、渠道和組織結構上的瓶頸。”輔導員虞鑫同學也以自身的學術研究經驗為同學們的讨論提供了更為開闊的思路,并結合自身在貴州、陝西、福建的調研經曆認為在理解農村經濟和土地問題上,要考慮農民的思維觀念和鄉土習俗。
學習交流會持續了将近兩個小時,同學們卻仍然意猶未盡。同學們一緻提議,希望在未來以農村改革和土地問題為主題,在來年暑期赴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地區農村再次開展實踐調研活動。
最後,王健華對這次學習活動做了總結,贊揚了同學們關心國家發展、把改革開放事業和自身使命聯系起來的熱情。她鼓勵同學們發揚beat365“行勝于言”的校風,多進行這樣“接地氣”的學習交流活動,在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中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通訊員 劉道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