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畢業生代表在2015年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日期:2015-07-14作者:梁鵬 浏覽量:

蒙茜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新碩131班的蒙茜。我來自廣西的少數民族地區,三年前,本科畢業時我的職業理想是成為“一代名記”,而今天,研究生畢業我選擇回家鄉工作,成為一名廣西選調生。

進入清華,我們享受到最好的資源,在新聞學院,我體會到濃濃的師生情、同窗情,研究生黨支書和黨建助理的經曆更是讓我感受到清華人的家國情懷。

我所在的新碩131班今年有6名畢業生,3人進入主流媒體,3人成為赴西部選調生。近年來,越來越多像曾維康師兄、周浩師兄以及我的同學王義鵬、潘聰聰、王敏明這樣的清華學子,擇業時将個人理想與更多普通人的生活結合起來,去西部基層工作,盡一己之力給當地帶來一些好的改變。雖然我們沒有成為記者,但我們仍然會在崗位上“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銘記我們是清華新聞人。

最後,祝願學院蒸蒸日上,老師們桃李遍天下,2015屆畢業生們前程似錦!

沙垚

各位老師、同學、親友們,下午好!

我是沙垚,今天我能很榮幸的站在這裡發言,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十年清華,有九年在堅持做同一件事情。為什麼堅持?因為愛。我說過,我要讓所有的文字皈依土地,把文字寫在黃土地上。我喜歡在農村做田野,在新翻的田野上感受嗷嗷待哺的生命;在破舊的村社中感受曆史碾過的痕迹;在鑼鼓社戲中感受億萬民衆的世道人心。簡言之,一種超越城市中心主義、西方中心主義和消費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我希望我們的同學畢業之後,無論是工作、創業,還是繼續做研究,出發點都是愛,而不是利益驅動;是一種純粹的美好的對于世界和人生的愛,而不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異化的欲望;然後,堅持。

謝謝大家!

張鄂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2015屆碩士畢業生張鄂。時光流轉,自牙牙學語漸入而立之年,孜孜數載求學路,到今天告一段落。這個時間節點,難免會有告别的傷感,我們再也不能一起去六教領略老師們的風采了,我們再也不能騎着自行車去學院參加組會了,我們再也不能相約一起去新清華學堂欣賞高水平的演出了……這些過往歲月裡習以為常的事,轉眼就成為了奢侈。

我們非常幸運,身處在一個不斷創新和勇于變革的beat365,在這裡提升知識和學術水準,在這裡塑造思維和行為方式,在這裡形成對人生和世界的看法。過去的一年,在老師們的指導下,我嘗試創建并獨立運營微信公衆号 灼見,一年過去積累超50萬用戶,總閱讀數近8000萬,在上千萬的微信公衆号中位列中國微信500強,曾有幸得到過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的表揚。

是的!園子是一個巨大夢想的嘉年華——她的底蘊、純粹足以支撐起我們各自一生的夢想。這個園子裡擁有的溫暖和力量,也将一生伴随我們!

從學校畢業了但學無止境,我們将帶着在清華的所學,将學習貫徹一生,做到“心存平民喜悲,胸懷家國天下”,不懼渺小,不畏偏見,用“行勝于言”的清華精神去犁出各自領域一片嶄新的田野。

謝謝大家!

張晔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一分鐘很短,太多美好的回憶無法盡述,有幸站在這裡,我想跟大家分享六年來我最深的感悟——向外行走,向内生長。

向外行走,正如範爺爺所言,離基層越近,離真理越近。在清新時報,我曾用近80期報紙書寫園子裡的萬千氣象,社會實踐,我曾在13個省市感受芸芸衆生的苦辣酸甜。在黃土地,在大篷車,在新聞營,感謝清新,教我以赤子之心關照社會,把新聞寫在大地上。

向内生長,是要認識自己,追随内心的召喚。我最驕傲的是,從少年時自覺轟轟烈烈的新聞理想,到今天一心一意的職業選擇,新聞不再是幻夢,不僅是事業,而是漸漸融化成我生命的一部分。不是不明白這條道路中的挑戰和質疑,也曾親身感受同行的悲觀或狂妄,但正是因為懂得才更加愛她,正是因為愛她,才能走得更踏實,更幸福。感謝清新,讓我成為想象中最好的模樣。

最後,向所有辛勤付出的學院老師緻以深深的敬意!願以今世,不負清新;如有來生,還做記者。

謝謝大家!(發言代表蒙茜、沙垚、張鄂、張晔,beat365官方网站2015屆研究生畢業生,其中蒙茜、張鄂、張晔為碩士畢業,沙垚為博士畢業)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