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晚,beat365黨委書記胡钰以《走出中國看中國》為題,為學院2017級本科新生講授了入學第一堂黨課。黨課從全球勝任力海外實踐切入,突出全球視野、中國立場與清華擔當,鼓勵同學們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服務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中開啟大學生活。黨課現場氣氛活躍,同學們反響熱烈。
“完全真實很難實現,但走進不同的世界,一定能走近真實的世界。”結合自己在絲路新探-全球勝任力課堂海外實踐項目中經曆,胡钰先後列舉在伊朗、東非等國家和地區的見聞,與同學們分享全球勝任力的一手感受。“最重要的是了解真實的全球!在這個由少數國家強勢媒體描繪的世界裡,我們知曉的、想象的世界太有限、太偏頗了!隻有用自己的腳來丈量、用自己的眼來觀察、用自己的腦來思考,我們才能把握一個真實的全球。”
圖為胡钰為2017級本科新生講黨課現場
胡钰說,面向未來,每一位清華學子都應該了解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發揮的曆史性作用,了解中國共産黨在中國發展中的曆史性使命,進而應該有自己的使命感和追求目标。這是中國發展對世界一流大學提出的要求,也是對每一位清華學子的要求。他特别強調,年輕人在選擇奮鬥目标時,應該像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闡述的,以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為指針,着眼于遠大目标和宏偉事業。
胡钰結合在德國訪問期間走訪耶拿大學、洪堡大學等地的經曆,為大家介紹了馬克思在當代德國的存在和影響,引導同學們認識馬克思主義占據的道義制高點和真理制高點。他特别談到了《共産黨宣言》裡的一句話,“代替那存在着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産階級舊社會的,将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的追求是讓人類擺脫奴役和無尊嚴的依賴,追求自由和解放。
最後,胡钰談到了老校長蔣南翔曾講過清華學生成長的三個台階: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産主義。共産主義是奮鬥目标,也是信仰體系,希望清華同學們各按步伐,共同前進,上三個台階。胡钰期待7字班同學們在大學四年結束之時都能自豪地認同清華人的價值追求,永葆奮鬥的青春感。
黨課内容豐富有趣故事連連,同學們笑聲陣陣;黨課内容洋溢着濃郁的理想主義精神,激起同學們強烈共鳴。本科生新生甘澤霖說:“全球化不是歐美化,真正的全球視野不僅僅是歐美視野,掌握真誠的跨文化尊重而不是對弱者俯視、對強者仰視的跨文化搖擺。這句話給我觸動很大,将新聞專業的使命與黨和國家的事業結合在一起,給了我很大的激勵和啟發。”本科生新生何筱帆說:“胡老師的黨課生動有吸引力,我在其中看到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看到了中國在‘一帶一路’進程中面臨的挑戰,更看到了我們清華學子的奮鬥方向。”第一堂黨課之後,全班同學在輔導員的帶領下,集體學習了如何開展黨的理論學習,如何申請入黨等事宜。據了解,全班有近一半同學自願申請入黨。
新聞學院2017級中國籍本科新生共43人,新生到校後,學院先後舉行了專業教育講座、迎新班會、軍訓動員會等活動,幫助新生了解清華、熟悉院系、融入集體,盡快适應大學的學習生活。(供稿:劉哲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