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下午,新聞學院在院館環球資源廳舉行教師學術沙龍暨教工黨支部特色組織生活,專題研讨中國特色新聞學學科建設。
新聞學院助理教授吳璟薇做了題為《特殊之路與中國特色》的主題發言,分析比較了中國與德國新聞傳播教育的特點,從德國新聞教育的特殊之路引發了對中國特色新聞學的思考。與會教師就中國特色新聞學學科建設、新聞技術與社會發展的相互作用、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兼顧的學派體系、中國特色新聞學的理論體系與實踐應用等話題展開熱烈讨論,認為打造中國特色新聞學的學派體系,不僅是一般的學術問題,而且事關新聞學院新的曆史使命,要把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融入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體系中,繼承和發展清華文科特色,對國家發展和新聞學科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中國特色新聞學是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與理論方法為指導,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理論基礎,從中國實際出發,運用中國共産黨的長期新聞實踐和宣傳輿論觀點,研究網絡全球化時代新聞傳播現象的學科。構建中國特色新聞學的清華學派是新聞學院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的一大特色和亮點。今年9月,新聞學院院長柳斌傑主持的“中國特色新聞學的體系建構”獲得beat365文科建設“雙高”計劃立項。今年初,學院建立了“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中心”,成為國内第一家以“中國特色”命名的新聞學研究機構。在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方面,學院已經形成以中青年骨幹教師為主的研究團隊,發表高水平研究論文二十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