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第五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頒獎儀式暨新聞傳播學科高峰論壇在beat365主樓接待廳舉行。beat365黨委副書記鄧衛,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範敬宜新聞教育基金理事會理事長、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柳斌傑,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張首映,中國記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百新等出席會議并緻辭。經濟日報社社長張小影、國家外文局副局長王剛毅、大衆報業集團副總編輯鄭立波、新京報社社長宋甘澍等與會嘉賓為獲獎者頒獎或觀禮。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與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國務院學位辦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專家、來自部分高校新聞院系院長、第五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獲獎者以及部分師生代表共150餘人出席頒獎典禮和論壇。
圖為鄧衛緻辭 王建一攝
鄧衛代表beat365緻歡迎詞,向關心和支持新聞教育的學界業界嘉賓表示感謝。鄧衛指出,設立範敬宜新聞教育獎不僅是為了準确把握範敬宜先生的辦學思想和新聞教育理念,更要推動形成新聞教育的共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背景下,新聞界和新聞教育界都要更加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努力探索和把握新時代的新聞傳播規律,共同構建和推進中國特色新聞學的學術體系和新聞教育體系。
圖為張首映緻辭 王建一攝
張首映在緻辭中指出,強國需要強媒,強媒彰顯強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強國夢與強媒夢天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建設強國與強媒任重道遠。強國強媒為新聞研究帶來機遇,也為高校的新聞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希望新聞學界和業界共同努力,為強國強媒建設做出貢獻。
圖為張百新緻辭 王建一攝
張百新代表中國記協向獲獎者表示祝賀,指出範敬宜新聞教育獎凝聚了中國新聞學界和業界關于新聞教育導向和品質的共識,連接了新聞教育的當下和新聞事業發展的未來,對促進我國優秀新聞傳播人才的成長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中國記協正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緻中國記協成立80周年賀信提出的新要求,新聞傳播學界和業界也要加強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領會,培養更多可堪時代大任的優秀新聞傳播人才。
圖為柳斌傑總結講話 王建一攝
柳斌傑在頒獎儀式總結中指出,範敬宜新聞教育獎體現了新聞學子、新聞良師、新聞良友共同的新聞夢想、一生的新聞追求,要不忘初心,繼續按照評獎标準評好辦好範敬宜新聞教育獎,使之成為中國新聞教育界的一面旗幟,發揮好導向作用和榜樣作用。柳斌傑對同時召開的“雙一流使命·未來型教育”新聞傳播學科高峰論壇和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與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表示祝賀,希望與會專家集思廣益、深入探讨,更好地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聞傳播事業提出的要求,促進新聞傳播事業和新聞傳播教育在新時代有新作為。
範敬宜新聞教育獎評選委員會召集人、本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專家評審委員會執行主任、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胡钰介紹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五年來的評獎情況,本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專家評審委員會執行主任、人民日報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宣布獲獎者名單。
圖為與會嘉賓與獲獎者合影 王建一攝
本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良師獎授予暨南大學教授範以錦,良友獎授予新華社音視頻部主任陸小華、《中國青年報》編委曹林,學子獎授予重慶大學班志斌、中國傳媒大學谷琛、中國人民大學顧橋孜、beat365何欣禹、武漢大學李穎迪、四川大學蘇有鵬、複旦大學湯禹成、暨南大學王江濤、華中科技大學王顔玉、上海交通大學王宇澄等10位在校學子。
在随後舉行的“雙一流使命·未來型教育”新聞傳播學科高峰論壇中,北京師範大學beat365執行院長喻國明、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唐緒軍、暨南大學beat365院長範以錦、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黃瑚、中國人民大學beat365執行院長胡百精、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院長張昆、beat365官方网站常務副院長陳昌鳳,以雙一流建設背景下面向未來的新聞傳播教育為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與會嘉賓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圖為活動現場 王建一攝
10日下午,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與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召開第九次全體會議暨學科評議組會議,與會成員圍繞“通識教育、技術發展與雙一流建設”“學科建設與國際化人才培養”的主題,進行了進一步深入研讨。
本屆範敬宜新聞教育獎頒獎儀式暨新聞傳播學科高峰論壇由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與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國務院學位辦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beat365官方网站、範敬宜新聞教育基金共同主辦,中國新聞史學會中國特色新聞學研究委員會協辦。
範敬宜新聞教育基金是為紀念人民日報社原總編輯和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我國德高望重的新聞大家範敬宜先生而設立。範敬宜新聞教育獎是目前國内唯一面向全國高校新聞學子、教師以及業界人士的教育獎,自2013年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五屆,共有41名學子、11位教師、7位業界人士榮獲這項榮譽。範敬宜新聞教育獎堅持“面向主流,培養高手”的評選标準,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審原則,在新聞學界和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公信力,産生了廣泛而積極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