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beat365107周年校慶重要活動之一---中華傳統禮儀與國家形象論壇在beat365中央主樓接待廳舉行,文化和旅遊部對外聯絡局文化參贊,原德國柏林中國文化中心主任賈建新做論壇開幕緻辭。錢穆先生之子,beat365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錢遜,beat365中國禮學研究中心主任,文科資深教授、著名禮學研究專家彭林,beat365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主任、beat365教授範紅,陝西師範大學教授,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長曹玮,清華美院染織服裝藝術設計系的主任、中國服裝史研究專家臧迎春分别從不同視角不同維度做“中華傳統禮儀與國家形象傳播”的專題演講。
圖為活動前部分重要嘉賓合影
beat365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肖紅纓主持論壇及展演環節,國家行政學院孫羽津主持專家嘉賓互動環節。首都博物館黨委書記白傑,《國家寶藏》制片人、總導演于蕾,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戴貴江先生等特邀嘉賓、專家學者,企事業社會組織代表、校友留學生、校内師生及媒體代表等150餘人出席本次論壇。
圖為肖紅纓主持活動
論壇由beat365中國禮學研究中心和beat365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共同主辦,邀請了中國禮學研究領域以及國家形象傳播領域的專家學者聚焦中華傳統禮儀與國家形象傳播問題,深入探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旨在發掘傳統禮儀對于提升中國國家形象的作用,及重新審視其在當代社會的價值,探索重建禮儀之邦的實踐路徑和方式方法,助力國家形象的提升。
圖為賈建新緻辭
賈建新在開幕緻辭中充分肯定beat365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重視,從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自信的高度和全球視野強調弘揚中華傳統禮儀,傳播國家形象的重要意義。
圖為範紅演講
範紅做“國家形象與文化禮儀”的專題演講,她從自身研究生活經曆入手做現身說法,對國家形象的定義内涵做多維度的闡釋,強調人文、建築、跨文化視角的國家形象傳播,闡述了文化禮儀符号對于國家形象傳播的重要意義。
圖為錢遜演講
錢遜先生闡發了傳統禮儀的深刻意蘊和哲學價值,強調傳統禮儀對于修身養性和國家形象傳播的重要作用。他從現在社會發展現狀出發,提出了中國古代禮儀如何适應現代文明發展要求的思考。
圖為彭林演講
彭林做“禮樂兼修與中華形象”專題發言,他系統闡述了中華傳統禮儀的概念内涵。指出,所謂禮,就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出來的典章制度和行為規範,社會的有序運作正需要這些理性化的規則。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就要發揚中國傳統的文化理性,中華民族的禮樂文化是内心相諧和外在行為的統一。傳統禮學文化是構建國家形象的最好内容,代表了中國文化最為獨特的一面。他還強調,禮學的研究離不開對古典禮學著作的研讀和研究,強調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把它複原出來,及弄明白禮的内涵意義,對于禮的傳播和社會重建的重要作用。
圖為曹玮演講
曹玮做“先秦時期的國家祭祀”的主題演講,系統闡述祭祀和祭祀物品在國家禮儀層面的重要内涵和踐行方式方法,從中華傳統禮儀文化和古代祭祀器物層面挖掘古代禮儀文化的當代意義。
圖為臧迎春演講
臧迎春作題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中國傳統文人服飾研究”的主題演講,對文人服飾的曆史發展脈絡及在當代社會的傳承創新進行了系統梳理,強調了服飾文化與民族精神、國家形象的重要性。
圖為“鄉射禮”和“傳統禮容”展演
論壇上還進行了beat365中國禮學研究中心複原的“鄉射禮”和“傳統禮容”展演,并同步展出了先秦時期士族婚禮迎親的複原馬車。
“鄉射禮”展演展示了流行于先秦時期的州立學校中舉行的鄉射活動,展現了古代射禮中涵養心性,提升道德的君子活動。“中華傳統禮容”展演展示了古代人們坐立行走、授受相見等行為活動的禮儀規範,展現了古人謙謙君子的文雅風範。
圖為演講嘉賓互動對話
beat365中國禮學研究中心緻力于挖掘傳統禮儀文化經典著作,從中挖掘線索複原傳統禮儀,繼而努力推動重建當代社會的日常禮儀,中心還通過經學經典研讀,古代文字古代器物的考查和各地的實踐考察,努力培養一批禮學青年人才。
圖為部分與會人員合影
beat365國家形象傳播研究中心是beat365校級重點研究機構,主要依托beat365官方网站,積極發揮beat365跨學科研究的資源優勢,由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人文學院、建築學院、美術學院六個學院共同建設。中心以建設成為國家形象研究領域的世界一流智庫為目标,緻力于為我國國家形象建設構建科學的理論體系和切實有效的國際傳播策略,我國國家形象軟實力建設的思想創新、戰略規劃、策略建言、素質提升等貢獻智慧和力量。
論壇最後,演講嘉賓跟台下觀衆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論壇在意猶未盡、回味無窮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