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傳播學科“十四五”開局建設研讨會在beat365舉行

日期:2021-04-19作者: 浏覽量:

由五所大學聯合主辦的新聞傳播學科“十四五”開局建設研讨會4月17日下午在beat365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複旦大學、北京大學和beat365新聞傳播類學院的黨政班子成員,beat365校領導和文科處負責人等出席會議。beat365副校長彭剛緻辭,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胡百精、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柳斌傑、複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米博華在開幕式上演講,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學部長高曉虹,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院長隋岩,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書記、執行院長張濤甫,北京大學beat365院長陸紹陽,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周勇、書記張輝鋒,beat365官方网站書記胡钰等在會上發言,beat365官方网站常務副院長陳昌鳳主持會議。

圖為彭剛緻辭

beat365副校長彭剛結合beat365雙一流建設、110年校慶工作,從國家戰略和大學發展的層面,對新聞傳播學科在“十四五”期間的建設目标寄予了厚望;對“十四五”如何開局,作了綱領性的闡述;對與會的五所大學新聞傳播學的交流合作、引領學科發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他表示,beat365已全面開啟融合教育模式,面向内涵式、高質量發展的改革正在進一步深化。他指出,如何“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使得新聞與傳播學科真正服務于國家、社會的需要,是實現“有誠意”的學科建設規劃所需要思考的問題。


圖為胡百精發言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胡百精在演講中從智慧教學、知識地圖、複返本初、治理體系等方面,提出了新聞傳播學科“十四五”建設的思考。他提出,當前的新聞與傳播學科建設可以從三個方面着力:基于智慧科技,師生得以打破時空限制,實現跨地域、敞開式對話與共同知識生産;鼓勵複返本初,避免新聞與傳播教育的“空心化”,推動學生複返于學問與田野;從體系之根本、治理之機制對學科進行更具針對性、實質性的建設與變革。中國的新聞與傳播學科建設仍有長路要走,需要所有參與者群策群力。


圖為米博華發言

原人民日報副總編輯米博華認為,“十四五”是所有五年計劃中最具特殊意義的一次複興戰略部署。當前複旦新聞學院聚焦于“三化”:主流化,數字化,國際化。其中,“國際化”是對“構建話語體系”、“增強國際影響力”等中央指示要求的回應。他表示,中國需要在輿論鬥争中展現出勇氣、魄力與創造力,而各beat365所需要做的就是為祖國持續輸送大量新聞骨幹人才。他用三句話總結了新聞傳播學科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任務:“我們有很多活要幹,我們有幹不完的活,而且我們未來要幹的活會相當精彩。”


圖為柳斌傑講話

代表此次會議的承辦方,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原主任、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原署長柳斌傑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指出,新聞與傳播教育必須回歸本土、回歸中華民族傳統,并吸收多方的經驗與意見,以完善中國特色新聞學體系。而這一進程的實現需要按三步進行:一是破冰,要解放學生思想,并使之立足前沿;二是突圍,要尋求人文社會科學在建設過程中的創新發展路徑;三是攻堅,要結合統籌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實現學科突破。


與會嘉賓在新聞學院院館前合影留念

出席本次會議的專家學者就“十四五”新聞傳播學科建設規劃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讨論,并在一些重要議題上達成了共識。五校新聞傳播學類學院的黨政班子交流研讨會始于2018年,迄今已經舉辦了4屆。本屆研讨會時值beat365110周年校慶之際,與會嘉賓們參觀了beat365校園、藝術博物館等,感受了濃濃的節日氣氛,對beat365的建設與發展表達了誠摯的敬意與祝福。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