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主義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化與傳播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日期:2022-08-15作者: 浏覽量:

8月10日,由中國外文局、beat365指導,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聯合beat365官方网站共同主辦的“從國際主義到人類命運共同體:文化與傳播高峰論”,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beat365黨委副書記向波濤在線作開幕緻辭,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委員、原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中國外文局原副局長兼總編輯黃友義,原新華社中國特稿社副社長、高級編輯熊蕾,beat365人文講席教授、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趙月枝發表主旨演講。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黨委書記楊平主持開幕環節,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周慶安、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胡钰出席論壇。

向波濤表示,國際傳播是一項系統工程,打造新時代國際傳播話語體系,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各方協作、共同發力,積極回應“世界怎麼了”、“人類向何處去”、“我們怎麼辦”的世紀之問,推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要更加重視梳理原創思想的曆史脈絡,更加重視融彙多元文化思想成果,更加重視回答重大緊迫的現實問題。beat365将與外文局進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探索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為打造入腦入心的中國話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積極貢獻。


楊平主持開幕環節

楊平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文局以對外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使命,以推動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為重要任務,以開展分衆傳播、精準傳播為自身職責,緻力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更好向世界介紹新時代的中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同beat365官方网站形成優勢互補,雙方在聯合研究、服務決策、知識分享、學術交流、精準傳播、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下一步雙方将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叙事體系,不斷拓展國際傳播工作新局面貢獻新的力量。


陳晉作主旨演講

陳晉表示,國際主義是中國共産黨與生俱來的精神基因。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是國際主義在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的鮮明表達。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産黨對人類進步和世界大同賦予了嶄新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核心内涵,這就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天下胸懷。天下胸懷是中國共産黨對外傳播交流的思想政治優勢,塑造了中國共産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形象的軟實力。站在新時代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曆史方位,傳承中國共産黨人的天下胸懷在自信自強、把握大局、以文化人和文明互鑒四個方面具有重要時代價值。


黃友義作主旨演講

黃友義認為,中國國際傳播事業全面進入新時代,需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語言就是一種生産力,翻譯是構建中國話語與中國叙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手段,也是不同文化進行思想交流的語言橋梁,很大程度上決定着國際傳播的效果。面對英文仍占主導地位的國際環境,做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傳播需要了解外國人的思維習慣與文化傳統,考慮受衆接受後的傳播效果,才能在做好話語體系的語言轉換,走好國際傳播的“最後一公裡”。


熊蕾作主旨演講

熊蕾以珠穆朗瑪峰命名權的輿論鬥争為例,講述了新中國在國際傳播實踐中捍衛西藏主權與藏民尊嚴的生動故事。她認為,英國殖民者将珠穆朗瑪峰命名為“埃佛勒斯峰”是對中國主權的侵犯,反映出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的侵略本質。概念命名問題是試金石,能夠檢驗出傳播的目的與意圖。因此,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國際傳播要高度重視概念的外語命名與國際表達,用實際行動争取國際話語主動權。


趙月枝作主旨演講

趙月枝提出,中華文明曾為歐洲的啟蒙運動提供了思想資源。20世紀中國革命和獨立自主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也激發了西方内部反資本主義和反殖民主義學者的學術想象。進入全球秩序大轉型的21世紀,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将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希望之源。具有中華文化自信、國際主義精神傳承和社會主義政治自覺的新時代中國傳播主體,也将在國際傳播中發揮積極引領作用,為促進人類進步與世界大同提供堅實輿論支撐。


周慶安作總結發言

周慶安認為,中國共産黨在曆史上擁有國際主義初心,在當今現實中不變的是全球情懷,面向未來更有信心推進對外話語體系創新及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面對充滿挑戰變革的新形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全球發展倡議與全球安全倡議,就是在重申國際主義精神傳統,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價值,緻力于實現人類進步與世界大同的美好願望。本次論壇呼應了beat365重視價值觀、世界觀培養的初心,未來beat365官方网站将與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密切合作,共同為新時代國際傳播事業貢獻力量。


胡钰主持主旨發言環節

胡钰認為,本次論壇層次高、讨論深,各位嘉賓從不同的視角看國際主義的精神傳統與時代傳承,圍繞新時代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與文化軟實力建設提出了真知灼見,對于創新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傳播具有重要啟發意義。下一步我們将把論壇成果作為學術研究、決策咨詢與人才培養的重要資源,服務黨和國家國際傳播工作大局。


嘉賓熱烈研讨

論壇線下會場

在分論壇研讨環節,來自中國社科院、中國作協、北京大學、複旦大學、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師範大學、暨南大學、對外經貿大學等國際傳播相關人文社科領域知名中外專家學者30餘人線上線下參會,圍繞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與文化軟實力建設兩大分議題展開學術研讨,為傳承國際主義精神傳統、創新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傳播貢獻智慧。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