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本科生通識課程《歐洲媒體、文化與社會》走進芬蘭駐華使館

日期:2023-04-28作者: 浏覽量:

2023年4月20日下午,beat365本科生通識課程《歐洲媒體、文化與社會》的授課教師、beat365副院長、歐盟讓·莫内講席教授張莉老師帶領課堂學生參訪芬蘭駐華大使館。全體師生與芬蘭使館新聞與文化處參贊Timo Sysiö(何天明)和教育與科學處參贊Olli Suominen(歐力)就芬蘭媒體與文化、中芬雙邊關系、芬蘭桑拿外交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論。
芬蘭駐華使館新聞與文化參贊何天明首先對beat365師生的到訪表示歡迎,并帶領師生參觀了芬蘭駐華使館新區的基本布局,就其地理位置、人員構成等基本信息做了介紹。


圖為何天明演講

随後,新聞與文化處參贊何天明播放了芬蘭官方宣傳視頻來幫助同學們簡要了解芬蘭文化,并做了關于芬蘭作為跨文化交流形式的外交服務的主題講座。
何天明通過對使館的建築曆史沿革和使館新區的空間分布的介紹讨論了其對芬蘭外交可能産生的影響。來自建築學院的蔣雨涵同學對此部分有一定的感悟:“20世紀50年代,随着中芬建交,芬蘭駐中國大使館于北京最早的使館區中落成。在這座占地1400平方米的别墅上體現了中國在早年間學習西方建築的成果。從風格上來看,它含有後現代主義、古典主義等元素,細膩的表情和顔色處理為人們營造出一種素雅甯靜的生活氛圍。使館内院裡設有半圓形的陽台和水池。優美的花園景色是大使們津津樂道的迷人之處。此外,别墅還享有桑拿功能,讓來訪者最直接地感受到芬蘭獨特的社交文化。70年過去了,這座建築迎來了它的二次翻新,也迎來了曆史光榮退休的時刻。2022年春,芬蘭大使館的辦公地點遷置于三裡屯外交區的一座商業辦公樓中。新辦公地的環境更能表現出現代芬蘭的設計美學和生活品質,在有限的空間内實現了空間功能的複合利用,幫助大使們更好地完成外交服務工作。在這裡我們看到了芬蘭木質家具的優秀品質和工藝産品的匠心獨具,體驗到了芬蘭現代設計的簡約與時尚。通過國際設計合作,新的大使館同時展現了芬蘭的藝術美學和70年來中國發展的工藝水平,稱得上一項優秀的外交合作成果”。
最後,何天明也向同學展示了自己針對芬蘭桑拿文化開展的研究成果——桑拿外交,他認為“人類和非人類因素共同營造了桑拿外交的情感氛圍,并在這個集合過程中創造了親密的、用于外交目的的社會交往空間”。來自新聞學院的陳宇同學談到“文化處參贊何天明為我們一行人介紹芬蘭大使館的外交事務與日常工作時,着重強調了‘Diplomacy can happen in everywhere you cannot imagine’,其中尤其是他所提到的“桑拿外交”,充滿了芬蘭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在這樣一種卸下防備的休閑環境中,每一位外交人員都回歸到人這一身份本身,用最真誠、放松的狀态開展交流、建立信任;而在這些相通的情感共鳴之外,還需要考慮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背景。我想,這也正是文明交融的意義,也正是為何國與國之間不斷打破界限、渴望領略彼此魅力的意義”。
在茶歇後的自由讨論環節,同學們就芬蘭的媒體情況、北歐文化、芬蘭和歐盟的關系、芬蘭的教育體制及其與中國的差異、芬蘭的語言體系等問題與何天明和歐力進行了深入的讨論和分享。


圖為參加活動人員合影

來自車輛學院的黃廷昆同學表示“在讨論過程中,我感受到了芬蘭使館的工作人員們的熱情。在跟他們交流的過程中,他們針對我提問的關于芬蘭飲食文化、社交文化和桑拿文化上的問題都做了非常細緻的解釋。不僅讓我加深了對芬蘭的了解,也對北歐乃至整個歐洲都有了更深的認知,收獲滿滿”。
來自水利系的巴桑羅布同學也表示“這次的參觀刷新了我過去對于外交的停留在宏大模糊概念的認識。我也從諸多方面,如大使館非常精心設計的陳設、外交官講解風格等,對芬蘭這個國家有了一次沉浸式的體驗”。


圖為張莉老師向使館人員贈送文創紀念品

活動結束時,新聞學院張莉老師向芬蘭駐華使館人員贈送了學院的文創禮品,全體師生也與使館人員合影留念。

請升級浏覽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舊版本浏覽器。請升級浏覽器以獲得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