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2023清華文創論壇在beat365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文創發展”為主題,邀請來自政府、産業界、學術界的國内外嘉賓,共商以文創發展深入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發展的積極探索。論壇由beat365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下文簡稱“文創院”)和beat365主辦。本屆論壇同時在beat365微信視頻号、抖音等網絡平台線上直播,在線參與人次總計超過34萬,點贊數超過14萬,體現了活動的廣泛關注度和社會影響力。
與會嘉賓合影
出席本屆文創論壇的嘉賓有: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傑,beat365原黨委副書記胡顯章,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副司長傅瀚霄,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何超瓊,歐洲亞洲事務研究所(EIAS)所長谷琳(Lin Goethals),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财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宋瑞,beat365建築學院黨委書記張悅,追光動畫聯合創始人、總裁于洲,伊春市委常委、副市長楊新臣,京東方集團高級副總裁荊林峰,beat365官方网站副院長、文創院副院長張铮,beat365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新媒體研究中心主任沈陽等。論壇由beat365官方网站黨委書記、文創院院長胡钰,beat365副院長、文創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杭敏共同主持。
胡顯章緻辭
胡顯章為本屆論壇作開幕緻辭。他表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大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宏偉藍圖,因此“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文創發展”這一主題極具現實意義和學術價值。他指出,beat365始終把推動文化建設作為加快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文創院在堅守中華優秀文化立場、推動文化創新等方面展現了清華力量。面對當代的文化發展,他期待以文創發展助力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建設,讓世界了解一個悠久多彩、和平友好、充滿活力的現代中國。
柳斌傑主旨發言
柳斌傑在主旨發言中指出,2023清華文創論壇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次重要活動,将“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文化創意”相結合有利于引領文化建設向更深、更廣、更高的方向發展。他認為:首先,要立足黨的二十大精神,調動全體人民文化創造的積極性;其次,要堅持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第三,要堅持守正創新,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态,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當代文化發展的内容創新、渠道創新、服務創新。他表示,激發人民群衆創造力是新時代文化創意發展的必然要求,期待各界人士能夠将習近平文化思想貫徹到當代文化創意發展實踐當中。
傅瀚霄在緻辭中表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之意,也是發展文化産業、建設文化強國的重要指向。他指出,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着力完善文化産業政策規劃,不斷健全現代文化産業體系,推動文化産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文化産業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彰顯。他強調,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必須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文化産業将為傳統文化傳承注入生機活力,為人類文明互鑒架起溝通橋梁,為文化繁榮興盛提供強大動能,要推動文化産業與相關領域多維多向融合發展,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充分發揮産業優勢和綜合效益。
何超瓊以《從過去看未來——多維共創與創新時尚》為題作主題演講。她指出,過去20多年,香港和澳門在回歸祖國後,受惠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将多元文化資源與城市功能、産業規劃相結合,轉化為城市的文化财富和文化軟實力,成為以城市文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積極探索。她強調,中華文化的發展要擁抱時代,将傳統文化的過去式轉化為現代式和将來式,使其成為城市的現代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中華文化的創造要擁抱多元,吸收人類豐富燦爛的文化成果充實自己,加強與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共建,為人類文明新形态的形成貢獻中國聲音。
谷琳(Lin Goethals)以《歐盟-中國的文化交流與對話:前景展望》為題作主題演講。她指出,歐盟與中國的人文交流與合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應當以文化多樣性彌合世界碎片化的趨勢,以文化交流尋求中國與歐盟之間的對話,以文化關系縮小中國與歐盟之間的差異,逐步增進文化相通、共融,将文化交流與合作作為建立信任和知識溝通的工具,推動中國與歐盟的友好合作與發展。
宋瑞從産業經濟學角度分析了文化産業的邊界和生态圈,以《文化創意與旅遊發展》為題發表演講。她提出,文化創意産業與旅遊業的緊密融合能夠将古老的文明與年輕的時尚相融合,賦予傳統文化以現代生活的意義,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更好地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未來,要順應文化科技融合趨勢,利用數字賦能展現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性,提升旅遊場景的設計感和文化感。
于洲進行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創作探索》主題演講。他表示,中國的動畫電影擁有龐大的觀衆基礎,以Z世代為代表的青年群體越來越關注展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動畫電影;追光動畫将用動畫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融合前沿技術、傳統藝術持續創作展現文化自信、體現文化高度的新文化系列作品。
張悅從建築規劃和文化創意的融合角度出發,結合江西浮梁縣的實踐案例,分享了如何“以規劃建設支撐鄉村現代化與文創發展”。他介紹,江西浮梁縣立足文旅資源,依托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豐富的文化服務建設起新型鄉村社區,吸引村民走出深山,以互租、互換等方式與文創企業共同建設鄉村經濟。他認為,以規劃建設推動鄉村現代化的發展,需要深度挖掘鄉村文化的特色,精細盤整鄉村人地的關系,持續建設鄉村文旅的設施。
楊新臣結合伊春市城市文明建設的案例,以《踐行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文化創意設計助力伊春轉型發展》為題發表演講。他指出,文化創意和旅遊通過市場主體賦能、文旅賦能、文創産品賦能、城市空間賦能、賽事活動賦能、文旅融合賦能等六個路徑推動伊春市轉型發展建設。未來,伊春市将“以小創意賦能大産業”為目标,持續做精做優,加快形成富有伊春特色的新高地。
荊林峰從文化科技融合的視角,作《“屏之物聯”賦能文化創新》主題演講。他提出,科技賦能文化産業呈現出内容生産的數智化、信息傳輸的多元化、文化體驗的場景化三個特征,顯示屏幕以文化為靈魂、以技術為導向,逐漸融入大型賽事舉辦、數字博物館建設、城市形象傳播等行業發展的業态中。未來,京東方将緻力于以顯示屏幕為切入點,打造高質量文化演藝作品、互動性文化消費空間、創新性數字城市地标,發展新興文旅業态。
《文化數字化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本屆文創論壇中,文創院聯合元宇宙文化實驗室發布《文化數字化發展研究報告》。張铮介紹,報告從理論、技術、産業、傳播、未來五個篇章系統性地總結了文化數字化的理論基礎、技術路徑和前沿探索。結合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論述,報告指出要從文化形象、文化自信、文化創新等角度實現中華文化全景呈現和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沈陽在發言中指出,報告對文化數字化的産業發展進行全貌式概覽,重點探讨了文化大數據體系、數字文化産業人才培養等議題,展望了文化數字化的新興業态和發展趨勢。《文化數字化發展研究報告》展現了文創院探索文化數字化的産學研成果,聚焦以數字技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貢獻技術力量。
各分論壇現場
在下午舉行的學術分論壇中,40餘位入圍的論文作者分别圍繞“文創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文創設計與城市更新”“新技術形态與文旅融合”“文化産業創新與中華文化海外傳播”四個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陳紅玉,中央财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戴俊騁,北京市社科院傳媒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郭萬超,beat365官方网站副教授、國際傳播學會人際傳播分會候任主席匡恺分别作為點評嘉賓出席,與論文作者進行了深入的互動交流。
清華文創論壇已經成功舉辦七屆,已經成為展現清華文創力量,彙聚國内外各界文創智慧的高水平學術平台,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吸引大量國内外學者的學術論文投稿。過去六屆文創論壇的主題分别為“文化中國:轉化與發展”“文創發展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文創發展與人類新文明”“文化科技融合與當代文創發展”“文創發展與鄉村振興”“文創發展與文化強國建設”。